第八百二十五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6)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等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第六代又浮出水面。文*革对他们来讲只是童年记忆,不存在切肤之痛。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变革期,感受到的是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崩溃与建立。所以第六代的风格是,审视、迷茫。

  陈楷歌导演说过:所有的一切,都与创作者的经历分不开。我完全赞同这句话,而我要问的是,从第六代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无论影视界还是评论界,为什么没人提第七代这个概念?”

  “……”

  他给了大家一点消化的时间,继续道:“业内有很多争执,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中国不会有第七代,更不会有第八代。

  先,你要成就一批有影响力的导演,以及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一代。6川总说自己是第七代,宁皓也被认作是第七代,还有李昱和马丽文,其实都没被广泛认同。

  其次,这些作品要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形态。比如张艺某的农村,陈楷歌的知识分子,贾璋柯的小县城,楼烨的边缘群体。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拍过严肃电影,那也归不到一代。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电影是割裂的,第六代之前是传统电影,之后是新市场电影。

  我们以前用胶片,现在用数字,以前用摄影机,以后用手机就能拍了。行业门槛越来越低,我没有行渠道,我可以扔到网上。我不会剪辑,但我有大把的软件可以自学。我没有化妆造型,拜托,现在cosp1ay很火的!

  这种创作的自由化和普遍化,是未来的趋势。

  而且以目前的市场展,将来会是商业片暴走的大环境。好处是热钱涌入,机会众多,观众盲目,名利只在一夕之间。坏处是意识同化,在电影全球化的熏染下愈平庸,毫无个性。

  我为什么说没有第七代、第八代?就因为我们没有时代特征,并且丧失了思考能力。

  以上这些,就是你们要面对的情况。套用《双城记》的一句话,我们在直奔天堂,我们在直奔相反的方向——全凭选择。”

  “……”

  所有人都在静静的倾听,只有摄影机的细微声响,记录着每一帧的沉默与流连。

  褚青从这边走到了那边,依旧身形笔挺,接着道:

  “我3o岁后再去一些地方,总有人跟我说,褚老师,你给当下的年轻人一些忠告吧。我说我自己还没弄明白,怎么给别人忠告?

  不过在今天,我倒真想说说,我也是看了《大圣归来》才想到的。田小鹏,如果《大圣归来》上映后口碑很差,你会不会觉得很委屈?我酝酿了七八年,经受那么多困难,结果你们不买账?”他指了指下面。

  “呃……会!”

  田小鹏不自然的点点头。

  “呵,不用尴尬,这是正常心理。但我要说的是,做电影,千万别沉浸在自己的呕心沥血中,更别指望观众为你的辛苦而吹捧。你的诚意都在作品里面,观众能感受到,那是你的本事,感受不到,说明你不够努力。

  我们敬畏这个行业,克制自己的玻璃心,一定要记住,我们靠作品生存,而不是观众的体谅和包容。”

  褚青看着下面的一张张或青涩或沉稳的面孔,与外面吵吵嚷嚷、大牌云集的活动相比,这里就像两个世界,简单而纯粹。

  187位嘉宾,187位新锐电影人,并没有被群体掩盖,个个特点鲜明。

 &,在电影全球化的熏染下愈平庸,毫无个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