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疏通上下(下)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就好,朕还以为你们嫌弃朕不够格做这个聚义指誓之人呢……”赵玖说着复又看向自己右侧那些目瞪口呆的御营左军、右军、中军统制官们。“你们又是如何言语。”</p><p>“臣……”</p><p>且说,或因出身,或因举止行径,有人其实是看不上其余同僚的,闻得官家问讯,本能想起身推辞,但听到刚刚那言语,却不由头皮发麻,又即刻改口。“臣等以为此事极为妥当。”</p><p>“良臣以为如何?”赵玖见状再去问韩世忠。</p><p>“官家心思真是绝妙。”韩世忠赶紧起身拱手。“只是统制官们指着官家聚义,臣等又该如何?若是也一并指着官家结义,岂不跟他们错了辈分?”</p><p>韩世忠的着眼点总是有点让人难以捉摸,不过赵玖本就没有让他们牵扯进来的意思,所以愕然一时后便旋即摇头:</p><p>“你们自是朝廷大臣,以朝廷法度为准,不用结义……座中有父子、叔侄的,也可只取长辈来聚义。”</p><p>“那臣便觉得可行。”韩世忠干脆应声。“臣愿做这个见证。”</p><p>“臣也以为可行。”岳飞赶紧跟上,对他来说,此事虽然也有些荒唐,但如果能够避免马皋等人被废弃,东京留守司兵马被遣散闲置,那总归是个最好的选项。</p><p>“臣赞同。”张俊赶紧跟上。</p><p>李彦仙见状环顾左右……且说,他对此事其实是极为不爽利的,因为这太掉朝堂脸面了,而且他自诩功高,又是西军正经出身,还一直谨守忠义,对这些反反复复做过军贼的人天生看不顺眼……但无奈上下左右帅臣皆同意,又经昨日教训,他也不好再跟官家闹别扭,便无言起身侍立,算是与诸帅臣同列了。</p><p>李彦仙既起,王彦、王德、闾勍俱起身侍立,而七名帅臣起身,下方诸统制、统领再无犹疑之态,纷纷攘攘,即刻起身离席,来到当中随马皋等人一起朝赵官家下跪,万俟卨也赶紧拽着范宗尹离开了此处。</p><p>赵玖抬手示意,自有杨沂中上前辨认唤名在场军将。</p><p>所谓:</p><p>御营左军独立领兵将领解元、成闵、王胜、王权、岳超、许世安、翟冲,合计七人</p><p>御营右军独立领兵将领刘宝、田师中,计二人</p><p>原东京留守司独立领兵将领王善、郦琼、马皋、桑仲、张用、曹成、刘文舜、李洪、马友、徐彦、戚方、刘忠、李宝,合计十三人</p><p>原济州镇抚使麾下独立领兵将领:张宪、汤怀、李逵、傅选,合计四人</p><p>原西京三衙步帅闾勍麾下将领:牛皋,计一人</p><p>原御营中军独立领兵将领:呼延通、傅庆后者护送宰执大队而来,合计二人</p><p>原王彦麾下八字军独立领兵将领:孟德、焦文通,合计二人</p><p>原陕州李彦仙部独立领兵将领:翟兴、翟进、邵隆、绍兴、邵云,合计五人……</p><p>林林总总,必然有不少人来不及赶来……譬如留守南阳、襄阳的几位中军统制官,东线与济南府对峙的扈成、王贵等人也是如此,而杨沂中和刘晏虽然官职与这些人齐平,却是居高临下,俨然不算其中的……但不管如何,大略算来,改编后的御营诸军中除了后军以外,各部核心主力大略都在,拢共三十六人。</p><p>“你们在扶沟是怎么结的义啊?”在几位宰执和大部分文官匪夷所思的目光中,赵官家不慌不忙,问起了专业流程。“可要拜关公,烧香火?”</p><p>“好教官家知道,当时并未拜什么神仙,而是歃血为盟。”马皋硬着头皮做答。“十人割掌出血入酒,然后捧酒发誓,最后共饮血酒,便算成了。”</p><p>“那就好办了。”赵玖抬手示意。“良臣去,就在台下,亲自搬一坛御酒来……”</p><p>不知道为何,韩世忠也开始心慌了,却事到如此,又不敢不去……而须臾之后,酒水搬来,赵官家便站起身来,从身侧杨沂中腰间取来一匕首,方才在座前出言:“都抬起头来!”</p><p>三十六员将领一起抬头,却见到那龙纛之下穿着红袍子的赵官家直接以赤手握刀,微微一蹭,然后便当众将数滴血滴入眼前酒坛之中,然后便收起匕首,示意倒酒,看这意思,却是不用下面这些人一起混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