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虚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的陪臣,如今在夏州执掌军权日久,辽国亡后很多河内外的契丹人也都投奔了他,只是被李乾顺制止了而已……官家,依臣看,西夏境内契丹人之所以能忍耐南仙公主与太子之死,只是因为李乾顺当国四十余年的威望而已,而耶律大石一旦出现在西夏腹地,那他们未必不能有所为,而这些契丹人在契丹血统的国后与太子死后,如今多在横山之后的重镇夏州。”</p><p>要知道,吴玠作为陕北前线实际负责人,在西夏边境厮混近二十年,早早就知道嵬名合达的底细,也早早在耶律大石这个计划出来后就将此事对赵官家有所汇报,然后还有所计划……他的意思是,算着耶律大石出兵,抢在耶律大石穿越河西走廊之前便直接煽动嵬名合达的叛乱,这样的话,会让党项人首尾不能兼顾,甚至可能会给大宋直接夺取横山防线的机会。</p><p>但赵玖之前并未应许。</p><p>而这一次,这位官家稍微犹豫了一下后,依然选择了缓缓摇头:“朕还是那个意思,还是不能提前暴露耶律大石的存在……吴卿也说了,李乾顺近五十年天子,在国中威望卓著,他既然能杀妻灭子之后放心任用嵬名合达,可见还是有几分豪气的,万一弄巧成拙,便是满盘皆输。”</p><p>“可兴灵之地又该如何?”吴玠似乎有些不安。“若耶律大石去了兴灵之地,嵬名合达又在夏州呼应,横山一带的重兵与州军一并降了耶律大石,又该如何?”</p><p>“让岳鹏举自己临机决断好了。”赵玖想了一想,给出了一个让吴玠微微发愣的决断。“把这边的讨论和情报送过去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出兵,何时出兵,往何处出兵……相隔数百里,没必要说太多,朕信的过他。”</p><p>吴玠张口欲言,到底是沉默了下来,而韩世忠也是欲言又止。</p><p>“吴卿。”赵玖说完之后,忽然负手反问。“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p><p>此言一出,韩世忠、吕本中等人纷纷一怔,杨沂中依旧是面无表情,而胡寅却是微微眯起了眼睛。</p><p>至于吴玠,终于有些慌乱起来。</p><p>“吴卿与其他帅臣不同。”赵玖见状,一时叹气,却是从黄帝陵前负手走下,惊得其余人纷纷随从跟上。“左军韩卿、右军张卿与朕是患难之交,前军岳卿、中军李卿、水军张卿与朕是心照不宣,骑军曲卿也是在朕身前打磨过一整年的……只有吴卿,虽然尧山时与朕配合得当,但本质上,咱们只能算是寻常君臣知遇,比不得其余几人刻骨铭心,从内里知根知底。”</p><p>“臣确实功劳钱浅薄,资历不足。”吴玠赶紧在身后应声。“比不得其余几位节度。”</p><p>“所以才想求些军功?”赵玖一边走一边反问道。“以此稳固自家位置?还是想证明御营后军可战可用?”</p><p>吴玠沉默片刻,还是老老实实做了回复:“回禀官家,都有。”</p><p>“那你应该就是真察觉到了一些风声与动向了。”赵玖用一种堪称平和的语调坦诚了事实。“你部御营后军与韩世忠部御营左军多人贪赃枉法,朕刚到长安便知道了……是胡卿上报的,但这之前很多事情朕都有所耳闻,你们是以为你们军中那些事情能瞒得过朕呢,还是能瞒得过做过御史中丞的胡卿?”</p><p>“臣治军无方。”吴玠的黄脸终于有些发白了。“但正是知道胡漕司是铁面无私之人,所以才想稍立军功,以作补偿与证明。”</p><p>“那你们可知道,胡卿将这些事情上报的时候,一再恳求朕,要朕从轻发落,且缓期应对,因为军国大事就在眼前?”赵玖面无表情,继续边走边问。</p><p>吴韩二人一起回头看了眼身后黑着脸的胡寅,却又一时释然。</p><p>“但吴卿知道吗?”赵玖继续言道,却又不免嗤笑。“朕当时犹豫了很久才答应下来的,而且里面有些事情,朕是不会因为战功和时间有所动摇的……比如你爱将杨政才三十多岁便做到环州知州,却喜欢虐杀姬妾,还喜欢跟范琼一样剥人皮,你以为朕能忍这种人?这个人,便是此战你让他立下泼天的功劳,此战之后朕也一定要杀的。而朕若是你,为他好,便该想法子让他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