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舆论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时大喜,而赵官家身侧两位贵妃却齐齐苦脸,而杨沂中、刘晏、蓝珪、冯益、李若朴、范宗尹、虞允文等今日随侍文武内侍诸多近臣在身后却又有些无力。</p><p>话说,官家借着吴贵妃的名义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借着吴国丈的名义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谁不知道?</p><p>而且,谁也都知道,那些事情对于一个天子而言终究不妥。</p><p>但是话再绕回来,不妥之余,这位官家懂得打个掩护,给上下个面子,谁又何必为了这些事情跟一个实权官家多做口舌呢?</p><p>“官家好气度,竟然丝毫不气?”</p><p>景福宫的目连救母已经开始上演,赵玖却扔下贵妃与内侍,与吕好问和几名近臣转出迎阳门来,而待到了这位官家最喜欢呆的的鱼塘石亭中,甫一落座,公相吕好问便笑眯眯相对。</p><p>“有什么可气的?”赵玖全然不以为意。“既是能入宫的班子,便是东京城数得着的伶人了,这些人平素只在权贵圈子里打转,偏偏又不是真的懂道理,将一些人言语当成了民意想博个名声也属正常,态度到了,何必苛责?”</p><p>吕好问稍作思索,微微颔首,却又稍作补充:“伶人登台做戏,素来喜欢说事情、示姿态也是有的。”</p><p>这就是说艺人多有表演欲望了……这倒也是实话,赵玖当即颔首。</p><p>不过,赵玖点头认可后,君臣二人却又有些沉寂之态。</p><p>话说,眼下朝廷格局是很有意思的。</p><p>从表面上来看,很有二圣环中那位太上道君皇帝执政后期的模样……天子高倨其上,大权在握却很少掺和庶务朝廷宰执分门别类,各有各的位置与姿态,而且隐隐有派系分明的情境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身份高卓的公相居于幕后,把握住最基本的意识形态工作。</p><p>不过,对于别人而言倒也罢了,对于眼下亭中对坐的这对君臣而言,却是知道两者巨大不同的。</p><p>太上道君皇帝后期,作为公相的蔡京虽然日益年长,却是唯一一个真正享有宰执大权的人物,他通过多年经营,羽翼之丰满令人咋舌,随时都能对朝廷各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见,并施加影响力……换言之,他在当时是有这么几分与道君皇帝在幕后拔河姿态的,只是失败了而已。</p><p>但吕好问有那个实力吗?</p><p>不说别的,只说如今跟吕公相绑在一起,几乎形成招牌,也是这位公相政治生命所维系的原学,其实都是赵官家弄出来,然后吕好问父子再学习研究的玩意。</p><p>非止如此,朝廷所谓派系中的张浚一系、军队一系、内廷一系,说穿了,其实全都是赵官家的派系!甚至李纲罢相后,看起来对赵官家最不讲情面的那个遗留派系,其中要害人物如陈公辅等,也早早在赵官家身前做了姿态。</p><p>故此,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朝廷真的是某个将二圣环戴到脑后的独裁暴君的一言堂罢了,作为元首,他的权力其实是没有边界的。</p><p>“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停了半晌,作为权力没有边界的赵官家,忽然便发出了这种感慨。“不过,也算是早有预料。”</p><p>对面的公相吕好问连连颔首,却又反问:“官家准备作何处置?”</p><p>刚刚还在感慨的赵玖只是哂笑一声,便将之前与张俊所说的言论放了出来:“天下要吃饭的人多的是,所以朕宁亡国,也不将饭给这些人吃!”</p><p>“那舆论怎么说呢?”吕好问继续认真追问。</p><p>“这正是朕今日寻吕相公的缘故了。”赵玖终于认真相对。“无论如何,清算积弊一事朕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