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数据说话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会议室里,三人表情各不相同。

  齐晓芸的脸上有些惊讶,但她的惊讶不是对于《功夫》在美利坚上映,而是对于张昀口中所谓的“上映一周票房”。她不明白张昀为什么要说这件事。

  易学斌则是一头雾水,眼神里充满疑惑。他对于《功夫》在美利坚上映这事儿,完全不知道。

  至于刘明洋,是三人中表现得最为夸张的。他直接站了起来,问张昀道:“《功夫》什么时候在美利坚上映的?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刘导,这件事是张总私下让我办的,所以没有写入公司的汇报里。”齐晓芸帮助张昀回答了这个问题。

  “私下?这是干什么?”易学斌皱眉问道。

  “咳咳,我得跟你们解释一下。《功夫》的海外版权,是我原本打算的,进入好莱坞的敲门砖。”张昀轻声咳嗽了一下,向刘明洋和易学斌解释道。

  《功夫》的海外版权,是当初张昀临去好莱坞前,让齐晓芸准备好相关合同文件,一起带去好莱坞的。

  在张昀原本的设想中,为了能够和马克打好关系,他准备先让马克看一遍大银幕版本的《功夫》,以使马克产生对华夏电影的兴趣。在此之后,如果可能的话,他再将《功夫》的版权卖给马克。

  只是真见到马克时,张昀才发现,作为图仑影业的少东家,马克想要看到《功夫》,而且是3D版本的《功夫》,根本是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马克早就看过《功夫》,而且也有意向和张昀合作,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最终,张昀决定将《功夫》海外版权免费赠予马克。

  不过马克也不是在乎这点儿小钱的人。签合同时,他还是用略高于市场价的分成价格,购买了《功夫》的海外版权。

  而这个市场价是多少呢?

  50万,刀乐。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一部投资超过六亿的华夏特效片,在美利坚的版权费才只有五十万?

  刀乐也不行啊!

  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首先要明确,版权这种事,一般就两种情况,买断和分成。

  买断是一锤子买卖,版权卖出后,不管对方通过这部作品赚了多少钱,都与你无关;分成则是对方和你共同拿收益,多了少了,得看市场的意见。

  张昀卖给马克的《功夫》,就是这样的分成销售。新世界占70%的票房收益,图仑影业占30%。

  所以,《功夫》的版权价格,只有区区的50万而已。

  ——不过就算买断,《功夫》也顶多能卖个100万而已。

  原因就在于那句老话。

  大人,时代变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许多优秀的华语电影经常能卖出不错的海外版权费用。比如老谋子,你别看这位国师现在好像没怎么拍电影,但九十年代零零年代时,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能在海外卖出超过一千万的票房成绩。

  然而到得如今,别说老谋子了,就算是华夏全明星阵容,也很难在海外卖出高版权价格来。有些所谓的大片,可能也就只买个几十万刀乐而已。

  这并非是华语电影质量变差(虽然确实烂片变多了),而是时代的改变。

  事实上,不只是华语电影,凡是非好莱坞片和非英语片,其海外推广都是越来越困难的。法兰西鼎鼎大名的艺术片,如今也只能在欧洲范围内盛行,放到其他地区,同样也卖不动。

  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如今越来越智能化的手机,越来越清晰的家庭影院,以及越来越短的各大流媒体平台窗口期,冲击了海外市场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