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麻了,已经麻了(二合一章节)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警察,出来洗地了!”

  二当家一声大喝,大银幕上的画面猛然一变,一阵凶猛诡异,却甚是魔性洗脑的交响音乐陡然而起。

  音乐欢快而富有节奏,音乐之中,琛哥穿着黑色西裤,白色衬衣,黑色马甲,梳着大背头,手拿斧头,开始摇晃起一种不像是舞蹈,但分明是舞蹈的舞步。

  表情享受,动作销魂,竟给人一种油然而生的诡异感。

  而随着琛哥的舞步晃动,画面开始快速闪现,一幕幕灰色背景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黑色的斧头砍伐。

  死的人越来越多,音乐越来越急促,琛哥背后站着的黑西服小弟越来越密集,到得最后,甚至笼盖了整个大堂。

  气氛愈发诡谲,让人不寒而栗。

  便在这样的急促音乐之下,所有斧头帮小弟猛然举起手中利斧,气势如虹。

  画面正中间,由右向左“斧头帮”三个字,殷红如血。

  “这是一个社会动荡,黑帮横行的年代,其中又以‘斧头帮’最令人闻风丧胆。

  “唯独一些连黑帮都没兴趣的贫困社区,却可享有暂时的安宁。”

  影片到此,正好七分钟。

  “干净利落,只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描绘出了一个动乱的时代,为整部电影奠定了黑暗的基调。这个开头很有国外那部同样描述黑帮的经典电影《黑手》的味道……黑帮……功夫……近现代的功夫片?”

  看着电影中对斧头帮的介绍,于朝北很是震惊,哪怕和张昀是有过节的老仇人,此时的于朝北,仅仅凭借这个开头,也不禁佩服张昀对于这部电影剧本的把控。

  先是用权势滔天,敢在警察局打警察的鳄鱼帮开头,引出更加强大的斧头帮。短短几分钟之内,就为整部电影奠定了黑暗混乱基调。这个节奏,实在不像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的人,能掌控得了的。

  甚至于在拥有这样的节奏的同时,片中每个角色的台词还很有腔调,无比洗脑。

  比如开头第一句台词“还有谁”,再比如“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还有那句“警察,出来洗地了”。这些台词精炼且精辟。

  于朝北自我觉得,就算他坚持写剧本写到现在,也写不出这种水平的台词。

  对于剧情的安排,对于角色台词的设计,对于剧本的节奏,再加上任一清近乎完美的镜头运用,以及十分合适的BGM……

  这部《功夫》,只用了七分钟,就已经让观影者欲罢不能了!

  无比完美的开头,无比完美的商业片节奏!

  “又是一个长镜头,哦?猪笼城寨……这几个角色有点意思啊,他们应该都是会功夫……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个人才,难怪是喜剧!”

  于朝北一边看着镜头里对猪笼城寨的场景描绘,看到包租公、五郎八卦棍等人,一边分析着这些角色的具体意义。

  然而还没等他分析完,“酱爆”的出场,直接让他笑得喷了出来。

  那夹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味道的“包租婆,怎么突然之间没水了呢”,实在是太魔性了!

  魔性程度堪比“还有谁”。

  “动作,喜剧,剧情”

  于朝北刚才一直在分析剧情,分析剧情中的元素,却忘记了,《功夫》这部片子,可还是个喜剧片!

  不是那种突然抖出来的包袱,是整部片子里,时时刻刻充满喜剧色彩!

  大多数商业特效片中,正经剧情里总会忽然抖出几个笑料包袱。这样的设定,一是为了缓解紧张的氛围,让剧情节奏稍稍慢下来;二则是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吸引更多的观影者。

  ——大众什么审美?三天老师能火就是大众的审美最有力证据。

  低俗,有趣。

  屎尿屁,永不过时!

  ——可恶,为什么让三天两觉火起来,现在想看他的,都得求着他更新了!

  《功夫》在宣传时,着重宣传着“华夏特效大片”。这类特效片,里面应该也会带有类似的包袱笑料。

  一开始于朝北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此时仔细想来,好像从开头到现在,《功夫》这部电影的包袱,真的非常符合喜剧片的范畴。

  也就是说,张昀虽然一直在宣传《功夫》是个华夏刻刻充满喜剧色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