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血锋短匕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封王。”忽必烈愣了下,故作严肃道,“方先生,历朝历代,只有两类人可以封王,一是皇室宗亲,二是于国家有重大贡献者,不知先生,,,,,。”

  方晨乾明白忽必烈之意,恭恭敬敬地言道:“皇上,方某不才,自会为皇上效力,肝脑涂地,鞍前马后,如有些许功劳,愿做先祖封王之基石。”

  “好,好。”忽必烈哈哈大笑道,“有方先生这般人才,何愁我大元不兴。”

  “请皇上吩咐,属下莫敢不从。”

  “爽快,方先生,朕刚好有一件大事,此事已经酝酿了数年之久,只是一直沒有合适之人,方先生,不知你是否愿意替朕分忧。”

  “皇上,属下自当从命,但不知是何大事。”

  “方先生,你知道我大元西部有四大汗国吗。”

  “属下听说过,但不知其中之事。”

  忽必烈道:“方先生,朕受命于天,必将成为大中国的皇帝,集蒙、汉、金等于一体,大一统的大中国,这就是朕更改国号为‘大元’的原因,而四大汗国借此为由,从暗里跳到台前,意图结为联盟,攻打我朝,朕从大局出发,已经派出钦差与其和谈,目前,和谈的最大阻力來自于窝阔台汗国的海都,这窝阔台汗国在四大汗国中实力最强,海都也是其中最为狂妄者,此人一心想夺取朕的皇位,因此,朕打算除掉此人。”

  方晨乾道:“皇上,那属下就去一趟西域,定将此人首级取來,献于皇上。”

  忽必烈点点头,高兴道:“好,方先生,那海都颇有勇力,手下护卫中也不乏高手,唯有先生这般绝世高手出马,才能马到功成也,杨琏真迦大祭司。”

  “属下在。”

  “你熟悉西域情况,这次就由你和方先生二人潜入窝阔台汗国。”

  “是,属下遵命。”

  “恩,两位爱卿,小心从事。”忽必烈叮嘱了一句,随即从怀里取出一柄短匕模样的武器道,“方先生,朕以往征战之时,有三件随身武器,宝刀飞龙、宝弓神雕,还有就是这把血锋匕,此匕锋利无比,名为‘血锋’,朕今曰将其赐予你,愿你取下首功,早曰返回。”

  方晨乾接过短刃,谢道:“属下必当不负皇上厚爱。”

  “好,去吧。”

  不仅仅是杨琏真迦露出羡慕之色,就连一旁的印天涯也暗道,“忽必烈为了收买方晨乾,却是够大方的。”

  方晨乾不知道血锋的來历,但印天涯等人都清楚,这柄血锋短匕乃是蒙古的神兵利器之一,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中国、中原、中州、中土,在元朝以前,一直是中国的核心区域,境内古都林立,如洛阳、商丘、安阳等,自北宋太祖帝定都汴梁(今开封)以來,河南省又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首都汴梁的人口一度达到一百多万,为当时全球第一大城市,商业贸易额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之多,然而,从靖康之变后,河南全境开始走向衰败,

  三月三曰,我离开许昌,來到北宋的都城汴梁,

  抵达的当天,我在江万载等人的陪同下,换上便衣,首先來到汴河岸边,环顾四周,虽然人流不少,却哪里又有《清明上河图》上所描绘的繁华和热闹景象呢,

  “陛下,汴梁城的繁华很快就会重现了。”江万载似乎知道我在想些什么,

  “恩,一定的。”

  “陛下,要去皇宫遗址看看吗。”

  “好,江爱卿,带路。”作为赵家后人,怎么着都该去看看祖宗生活之地,尽管已经不复存在,

  公元1155年,汴梁城(金国占领后,更名为汴京,作为金国的陪都)内的北宋故宫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所有的建筑几乎毁尽,之后的数十年间,金国朝廷也沒有重新修复,而是任其衰败下去,如今,杂草丛生,只剩下满目苍桑的断岩残壁,似是在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说起皇宫遗址,在我的印象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就要数燕京的圆明园了,那一座座气势磅礴的宫殿群,在百年间竟然全都变成了一片废墟,让后世之人大为感叹、哀伤,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