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天龙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出征云南,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于1254年占领了大理国全境,忽必烈入城后,命令姚枢裂帛为旗,上写止杀,分头号令各街巷,于是军民安定,大理末代国主段兴智逃至鄯阐,被活擒后送到了北方蒙古朝廷,遂降,当时的蒙古大汗蒙哥采取了忽必烈的建议,以夷制夷,施以怀柔政策,赐金符,令段兴智归国,并命其世袭大理总管,继续统领原属各部,而原大理国官员也多受封,成为云南各地土司,1260年,段兴智再次北上朝觐,死于途中,蒙古遣使吊祭,谥号“向义天定贤王”,次年,忽必烈令段兴智之二弟段实继任大理总管,段实也像他哥哥一样对蒙古特别效忠,深得忽必烈赞赏,对他“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

  段兴智三兄弟中,唯有老三段恒坚持不肯降蒙,在大理城破之曰便不知所踪,根据显文阁中的资料分析,除了宋理宗和段恒的贴身侍卫段东楼之外,再也无人知道天龙寺的主持大师见姓大和尚就是当年的段三皇子,

  入城时,守卫城门的士卒只是随意看了看我们的身份凭证,便让我们通过,古代的身份凭证是沒有相片的,所以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辨认的,

  对鄯阐城做过详细调查的姚朝辉道:“公子,守卫鄯阐府的将士大部分是原大理国的战士,约有一万名,城中來自蒙古的士卒只有千夫长哥月及其麾下的一千名蒙汉混编将士,数月前,蒙古大军在击溃了舍利畏造反之后,大都回到了大理城及与我朝交界的川中一带。”

  “恩,朝辉,你有听说过舍利畏的下落吗。”

  “公子,属下不知。”

  田修颜边走边道:“这鄯阐城相对于三年前,萧条了很多。”

  “战争总是这样,只有一统天下,才有条件让老百姓过上好曰子,才能让各地走向富裕之路。”

  这时期的昆明,根本无法同当时的杭州相比,从城中的格局规模來看,即便沒有十年前的蒙古入侵,沒有去年的舍利畏造反,鄯阐府也只是相当于宋朝的一个中小型城市,

  姚朝辉轻车熟路,尽管只來过一次,却如本地人一般,带着我们抄小路,走近道,很快便來到位于东南方向的天龙寺,

  大隐隐于市,蒙古人和段实一定沒有想到,段恒就在他们眼皮底下,

  天龙寺的知客僧看见姚朝辉前來,连忙双手合十道:“施主又是來找本寺主持大师。”

  “正是,烦请大师通传。”

  知客僧被姚朝辉称作大师,似乎颇为受用,忙将我们四人迎进了寺庙,

  一会后,知客僧出來道:“姚施主,请。”

  从天龙寺正殿旁的走道左转,我们在后面的一间僧舍中见到了见姓大师,也就是舍利空,只不过寺中之人无人知道舍利空之名罢了,

  看到姚朝辉再次前來,坐在一尊佛像前的舍利空毫无表情,依旧微闭着双眼道:“姚施主,我们无甚可谈,请回吧。”

  “大师,这次不是我找你,是我家公子找你。”

  “你家公子。”舍利空这才抬起头來,

  “是我找你。”我小声对袁棘等人道,“你们且退下,我和大师单独说会话。”

  “是,公子。”

  “舍利空,哦,不,应该叫你段恒。”

  “你是谁。”舍利空突然双眼精光一露,低声叱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