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乱战(十八)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没什么特别要决定的,只是现在也是临时调人而已。对待裕仁这样的家伙,有时候说道理很难说通。”陈克也觉得颇为遗憾的。

  历史上裕仁依靠昭和军阀掌握了权力,可发动二战之前,这家伙担心失败之后被清算,想方设法的将自己隐藏在幕后。二战结束之后,他时时刻刻担心自己被清算,对待麦克阿瑟跟太监伺候皇上一样。每天早中晚三次,冲着麦克阿瑟所在的方向三鞠躬。这才博得了麦克阿瑟的欢心,放过了裕仁一马。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失势被调回国内。他请裕仁来送送他,结果那天裕仁“感冒”了,行动不便,无法去送。

  这么一个首鼠两端的鸟人,陈克也不觉得摆事实讲道理能向他说清楚。如果裕仁真的那么有雄心壮志,以后大可参与到日本政治中去,通过为人民服务获得他真正的地位。如果这厮还是想躲在幕后高高在上的控制一切,那就不妨好好的吓唬吓唬他。担任过台湾省委书记的卓先圣同志其实“名声”可不怎么好,台湾地主们称他“卓阎王”。

  卓先圣同志的“爱好”之一,就是请地主一家到台北“旅行谈心”,等地主们旅行谈心结束之后,家里面的土改就已经强行完成了。对于不讲理的人,或者说对于不认同人民党道理的人,卓先圣同志的手法多得很。

  见陈克很有信心,尚远也同意把裕仁交给卓先圣同志对付。

  卓先圣同志不负众望,经过三天废寝忘食的摆事实讲道理,裕仁忠于动摇了。到了第五天,裕仁忠于屈服了。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卓先圣同志认为自己其实头两天就应该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是即便听了陈克对裕仁的判断,卓先圣同志还是把裕仁看得太高。这家伙距离茅坑里面的石头还是有想当的距离。

  既然裕仁最后认同了社会主义革命,以裕仁名义签发的《日本国宪法》讨论案就由人民党这里发出去,在全日本流通。与这份《日本国宪法》共同发布的,还有裕仁对昭和维新的彻底肯定。北一辉得到了这样的支持之后,心里面一块大石头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

  新的《日本国宪法》与《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较,最大的变化就是天皇理论上可以领导内阁与国会,但是实际上任何行政命令都必须由内阁与议会来负责。裕仁可以用超然的地位来影响内阁,甚至理论上他还能自己兼任内阁首相。但是,裕仁的一切命令都只能由日本内阁的名义来发布。

  也就是说,没有裕仁,北一辉天控制的内阁可以放手去干,有了裕仁,北一辉控制的内阁还是能够放手去干。日本的立宪主君制度最终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度。

  对这样的变化,北一辉自然是热烈欢迎。这是北一辉无法去放手做的事情,他把裕仁送来中国就是求的这个结果。很明显,见识了北一辉背后的中国到底有多强大,裕仁以及旧上层还是屈服了。

  裕仁一屈服,北一辉立刻开始推动他最在意的一件事,就是日本军队制度的根本性调整。他彻底打破了士兵无法晋升军官的障碍。最新的日本军队制度全盘模仿了中国,士兵都获得了提干的机会。除了服役年限的调整之外,军校招生中有至少一半的名额是针对士兵出身的考生。如果士兵愿意服役期满之后继续留在军队,就可以转为志愿兵,也就是技术士官。或者尝试报考军校。军队再也不是士兵与军官泾渭分明的局面。

  在军队中,志愿兵的地位与待遇同样大幅度提升。军阶被弱化为纯粹的军事职衔,而且实施了强制退役制度。这是为了扫除军队内部的冗官,也算是彻底打破了军队里面出现军阀的可能性。

  1940年2月1日,与这个消息一起到北京的,还有克拉运河终于开凿完毕的重大喜讯。中国在克拉地峡的山区实施了大爆破,十几万中国工程部队,十万日本劳工,二十几万人充分利用了工具,也充分发挥了人力,终于开通了这条穿山的运河。

  中国海军从此可以由经营许久的柬埔寨为母港,直接进入印度洋作战。原本海军想西进,必须先南下,经过马六甲海峡,再进入印度洋。有了克拉运河之后,作战需要的时间减少了至少两天。

  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块大石头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