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青萍之末(十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聚集在人民党旗下的,则是中国第一流乃至顶尖的人才,他们比谁都更能够理解劳动的艰辛,做事的苦难。哪怕人民党的人类行为学这门学科还有“神汉宗教”的诸多特点,也就是说开创不久,而且人民党的领导者们都是强者,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完成了相当一部分的自我改造,所以理论上未免呈现出精英化的特色。还颇有那么一批试图搞学术霸权的混蛋混迹其中,不过其研究制度好歹还算有科学精神,成果还是很不错的。

  特使与小胡子详谈甚欢,即便是两人认识世界的立场不同,两人的出发点与追求的终点更是相距万里,但是两人都是改造了自己的人,都深知改造与自我认知过程的痛苦,所以两人完全能够理解对方的态度,尽管两人其实完全不认同对方的秉持的政治观点。

  谈论了中国的先贤之后,中国特使用孟子的话来恭维小胡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胡子对老子与荀子的思想并不赞同,孟子的这段话却如同针对小胡子个人量身定做的。以一名下士而成为拯救德国的元首领袖,经历过辍学、被心爱的艺术学院拒绝,挨过饿,当过流浪汉,在维也纳吃救济,在一战战壕里面扛枪,差点被毒气熏瞎眼睛,为德国一战后的悲惨遭遇痛心疾首,发动过啤酒罐政变,蹲过魏玛政府的监狱,与纳粹党内的冲锋队同志有过决裂,不得以的处决了罗姆……

  在常人无法接受的痛苦磨砺之中,最终铸造出小胡子这么一个人。他经历的一切都不是他为了获得今天的地位而去“没事找事”,而是他为了自己的目的矢志不渝,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走过一条别人都没有走过的道路,然后才站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上。

  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胡子也说过几乎完全相同的话,他是第一次知道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东方的贤者就曾经说过自己深信不疑的话之后,对东方的文化有了一种更加敬畏的感受。

  在这样敬畏与了解的基础之上,小胡子总算是相信面前的特使是个能够谈话的人。他试探着询问中国对苏联的态度。

  “我们可以接受来自英美的海上攻击,但是我们的国力不能承受两线作战的战略姿态。”中国特使回答的非常明白。中国不仅仅不能与苏联为敌,还要依靠苏联来保证大部分边界上的安全。中国只能保证一个战略方向,也就是向南的战略方向。

  “如果我们打开了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不管我们希望和平或者是渴望战争,英国人都会与我们战斗到底。在这个战略方向上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中国特使秉持着阳谋的态度。会发生的事情注定会发生,想和小胡子这种聪明人达成协议,用阴谋是没用的。

  事实也是如此,小胡子对中国要与英国作战的想法根本没有任何激动的反应,听了中国的观点之后,小胡子问了一个问题,“中国不怕美国援助英国么?”

  “美国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如果美国对加拿大下手的话,说明美国的战略目标也变成了瓜分英国。”中国特使答道。

  历史上美国接掌世界霸权的过程相当的“和平”,德国干掉法国开始封锁英国之后,英国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据点向美国换取了50艘破烂军舰用以护航。英美之间的霸权转交就此完成。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实力接掌了制海权,从此踏上了世界老大的地位。当然,这霸主地位并不稳固,先是苏联。甚至在美国刚签署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在朝鲜又被中国一拳揍回了三八线。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也算是竭尽全力维持自己新世界老大的地位。直到苏联崩溃之后,美国才算是坐稳了霸主地位。

  1939年的美国并没有想到世界新霸主的地位距离自己近在咫尺,所以美国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大。此时的世界霸主还是英国。

  中国在西太平洋动手,如果加上德国在欧洲动手,美国一旦在战略上选择吞并加拿大,世界就掀起了一场瓜分大英帝国的狂潮。以工业能力而言,英国已经不是美国与中国的对手。一陆战能力而言,英国也无力单挑德国。这样软弱的能力,却拥有巨大的领土与殖民地,英国就是列强眼里面的一块大肥肉。杀了英国牛牛个人。他经历的一切都不是他为了获得今天的地位而去“没事找事”,而是他为了自己的目的矢志不渝,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走过一条别人都没有走过的道路,然后才站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