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战时路线(五)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变数虽然大,但是这个却是可控的。”陈克答道,“但是,如果只以这个军事目标为最终目标的话,以后的变数我就完全不清楚了。”

  章瑜乐了,“你能考虑到这个程度已经不能算是人类了。你好歹也像一回人类,别什么都测算无疑。”

  这个玩笑算是缓和了气氛,齐会深终于有了能够发言的机会,“如果是荷兰的话,事情倒好处理。美国打西班牙要什么理由?只要美国不参战,咱们和英国是邻国,英国好歹得考虑一下印度。”

  “随便找个理由就开战么?”陈天华被政治局中如此帝国主义的谈话风格给吓住了,虽然他本人其实也并不讨厌这样的风格。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只要不是脊梁被彻底打断的那种,沉淀在深厚文化中的帝国自豪是一种本能。这与信奉马克思主义或者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没有关系。在开疆拓土这件事上,只有做到做不到,划算不划算,并没有该不该做这个考虑。

  一整夜的时间,五常委们围绕南下计划中的隐藏的种种可能的陷阱进行讨论。既然战争是不可控的,该做就是全面分析这其中蕴含的危险性。

  五常委达成了意向性态度,接下来的几天内就是军委与政治局一部分人员的联合讨论,对整个战略进行修改调整。参与机密讨论的共有12个人,这个过程很麻烦,每个参与讨论的人都落入过陈克以及常委们落入过的“战略陷阱”,终极的澳洲陷阱给同志们太多诱惑。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新国土对中国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抵抗的诱惑。

  最终结果很保守,消灭荷兰在西太平洋的存在成了首选。婆罗洲好歹存在一个兰芳共和国复国问题,从缴获的满清文档中,有相关记载。这是可以利用的部分。

  这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兰芳共和国已经覆灭,这可以当作占领后的说辞,却不能作为开始战争的理由。

  陈克倒是根本不在乎,“绞死资本家的绞索,从来都是资本家自己卖给我们。我们要做的只是做准备,之后等就可以。就现在的数据看,大萧条已经不可避免。那将是让同志们大开眼界的大萧条,现在全世界流行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将在不久的经济危机中彻底完蛋。我们都可以亲眼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中国朝代更迭,甚至中华文明也几次进出历史垃圾堆。资本主义制度现在这么兴盛,以中国在血流成河的历史中积累出的“盛极必衰”的观点来看,一场全面的崩溃对中国人并不难以理解。

  或许更令人意外的是陈克召集的12位参与战略讨论的人选,陈克、尚远、游缑、陈天华、章瑜、齐会深、徐电,这七个人倒不意外。何足道、蒲观水的加入也不令人奇怪。李润石、伍翔宇、任国培这三名年轻同志就令人讶异了。任国培十分年轻,却是任启莹推荐的,得到了齐会深的大力赞同。这位同志的性格属于“能走一百步,就不走九十九步”的类型。属于踏实肯干无私无畏的一个人。齐会深私下称赞过,组织部里面资质比他高的有不少,做人比他强的屈指可数,就前途而言,无人能胜过他。

  几位年轻同志的加入,让与会的老家伙们感到陈克在安排后事了。

  经过讨论,中央决定从1929年开始,经济向着扩军备战倾斜。尽管同志们并不太清楚荷兰到底会怎么自掘坟墓,同志大概能想到,荷兰人很可能向在荷兰殖民地的华侨下手。问题是荷兰得傻到什么程度,才敢明目张胆的向中国华侨下手呢?看陈克的意思,荷兰就一定会这么傻。这种预测很有陈克的风范,他就是敢预测敌人会做出没下限的愚蠢行径,然后早已经准备完毕的人民党扑上去就把敌人给解决掉。

  怀着紧张、憧憬、与不太相信的心情,人民党高层就等着看陈克预言的“历史时刻”。

  “历史时刻”的发生其实挺正常,人民党大力援助苏联,苏联工农业恢复的很快。为了充分发展贸易,苏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始大量廉价出口木材。这个大概能称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病根在美国。

  美国一战后在欧洲有大量投资,很大一部分投资都在德国,德国工业恢复很快。中苏的大市场都是德国新开辟的市场,然而德国却面临一个问题。德国的工业是借钱复苏的,法国疯狂逼债,德国必须有足够的盈利才能偿还债务。

  中苏两国的货币都不是金本位,没办法当作国际通用支付的货币。,“绞死资本家的绞索,从来都是资本家自己卖给我们。我们要做的只是做准备,之后等就可以。就现在的数据看,大萧条已经不可避免。那将是让同志们大开眼界的大萧条,现在全世界流行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将在不久的经济危机中彻底完蛋。我们都可以亲眼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