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关东之殇(十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九一三年,永田晋升大尉,自此十年之间,先后三度被派驻欧洲,为时六年。他是一个绝顶聪明而求知欲旺盛的人,加上德文基础打得很好,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密切注意战况,同时对于各国战略资源、工业水准、以及投入其人力、财力、物力、而发挥总体战功能的总动员体制,有深入比较的研究。一九二零年,他向日本陆军当局提出了一篇内容宏富的「国家总动员意见书」,被在大正后期到昭和初期两度出任陆军大臣的宇垣一成大将称赞为比德国鲁登道夫将军的总体战论更为精彩。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无视现实情况,人民党扼制住中国沉沦趋势之后,这份“国家总动员意见书”就成了一个笑话。即便以这个计划所能动用的全日本的极限力量,也不过800万军队。人民党在和平时期就维持了规模高达550万的常备军。冈村宁次是中国通,他调查的结果更是令永田铁山感到痛苦,中国军队兵役期三年,退役军人有相当好的待遇。中国的预备役以及地方上的民兵组织,按照普通国家4%的战争动员比例,一旦中日发生全面战争,中国6亿人口甚至可以动员起高达2400万有过从军经验的部队。仅仅数量就是日本的三倍。

  永田铁山不是傻瓜,他不会相信什么一个日本士兵能够敌对最少两个中国军人的鬼话。就算是中日之间能够进行1:2的消耗战,800万日本军队全部死在中国,换取1600万的中国军人的生命,那么中国手里面还有800万军队。日本死800万精壮,不用中国主动攻打,日本只有不到6000万人口的国家自身就崩溃掉了。

  而人民党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动员力,更有那种战斗到底的决心。永田铁山、冈村宁次与小畑敏四郎之所以想建立强有力的天皇制,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东亚国家更容易理解一个强势领袖的概念,永田铁山坚信,人民党主席陈克君临中国,这才是中国在这么短时期内崛起的最大原因之一。强大的领袖自然能够带领一个国家走上正确的道路。以日本人的角度看中国的话,一旦陈克下达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中国军队就会把这个命令执行到底。日本与中国之间人口差距带来的巨大劣势,在这种无比坚强的决心面前完全暴露出来。

  而且另一个问题则是陈克的年龄,这位中国的领袖太年轻了。1923年才43岁,比永田铁山和冈村宁次大四岁,比小畑敏四郎大五岁。这样的一个人至少还有20年的执政时间,如果像是前年才死掉的山县有朋一样能活到84岁,那么他还能执掌40年的中国大权。尽管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不过就陈克到现在为止的表现,永田铁山并不敢有这样的幻想。

  每次对中日之间的局面进行对比,永田铁山都感到一种绝望。这种绝望带来的无力感反倒激发了永田铁山等人的激情。现在日本上层里面有一种很“卖国”的观点,那帮失败主义者甚至认为,如果日本在马关条约中不是对中国逼迫那么过甚,如果没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屈辱,那么现在依旧在台上的很可能还是满清朝廷。没有陈克领导的人民党,面对这么一个虚弱而内部矛盾重重的中国,日本还是能够轻易的占据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崛起只是起到了刺激中国的作用。

  这种言论看似充满了对中国的嘲讽,但是本质却是一种真正的失败主义态度。永田铁山相信,不管日本崛起到底有多大的运气与国运,然而这也是无数日本军人舍生忘死的结果。现在就低头认输,把一切都推到什么冥冥天意的家伙,统统都该被天诛。

  永田铁山认真的说道:“冈村君,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向裕仁殿下说明白,中国绝非不可战胜。只要日本团结一心,我们并非没有机会。田中义一固然不可靠,但是陆军部中绝非没有真正为国家努力的人。”

  小畑敏四郎连连点头,但是他说的内容却看似与此无关,“旅大的事情我们看来是必须做出让步,但是朝鲜无论如攻打,日本只有不到6000万人口的国家自身就崩溃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