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华盛顿公约(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什么贝加尔湖为之一红,什么积尸如山。华雄茂倒是不相信这些屁话,贝加尔湖南岸就在中国控制之中,湖水依旧蔚蓝,根本没有变红的迹象。俄国红军倒是把这些人给抓起来了,俄国红军也从中国这边采购了不少粮食。就粮食总量判断,应该包括俄国方面被俘人员的基本口粮。枪毙一部分罪行巨大的反革命是该有的,不过华雄茂绝不相信俄国红军能把二三十万人都给枪毙了。

  从赤塔到太平洋西岸,俄国人越过了华雄茂的外蒙军区以及新东北军区两个控制区。华雄茂与新东北军区北方司令部的司令官穆虎三见面交接工作的时候,两人对人民党根本不谋夺高尔察克黄金的事情倒是达成了一个共同结论,“中央倒是真的深谋远虑。”

  穆虎三很冷静的说道:“这批黄金就跟磁铁一样,把高尔察克的手下凝聚成一团。为了保卫这批黄金的安全,他们一定会选择离开我们的境内。咱们根本没有必要贪图原本就不属于我们的东西。”

  华雄茂早就听说过穆虎三的大名,年轻同志们急功近利难以避免,能够像穆虎三这样根本不受眼前利益诱惑,反倒是少见的事情。华雄茂答道:“说不贪心那是瞎话,但是能够摆脱麻烦,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高尔察克的黄金正好能替咱们吸引别国的火力,新边疆这么大,能不出事就谢天谢地了。”

  1921年八月底,高尔察克部抵达远东之后,果然如同华雄茂与穆虎三所料,他们再次购买了一部分粮食与其他生活用品,接着就继续北上,看架势是要尽快跑到中俄新边界的北方去。

  人民党就在这些人中进行了最后一次的“招兵买马”,没什么人选择加入人民党。能从乌拉尔山一路跑到西太平洋的人,有过多次脱离机会。已经到了西太平洋,他们怎么可能选择投靠打着镰刀锤头旗帜的中**队呢?

  “司令员,俄国人已经加速北撤了。”政委对穆虎三的判断非常赞赏。在对高尔察克手下实施“招揽”前,党委很怀疑会出现大批俄国人投奔中国的局面。然而俄国人不仅没有投奔中国人,反倒快速离开,这可是省了大家的事情。

  穆虎三一点都不想沾沾自喜,在于华雄茂见面之前,穆虎三倒是很担心工农革命军最老资格的军人会要穆虎三尽量从高尔察克那里捞一笔。然而老革命就是老革命,该捞一笔的捞了一笔之后,华雄茂有理有节的态度的确让穆虎三彻底放下心来。华雄茂首先考虑是稳住共和国的边界线,而是不是那点子黄金能够带来的好处与功绩。

  与关内相比,东北已经冷的要死。进入九月之后,新东北军区北方司令部负责的地区比传统东北地区更早出现了大降温的趋势。九月的秋老虎在关内正是肆虐的时节,共和国的北方地区就得开始全面准备过冬装备,以渡过长达半年的冬季。尽管不是要为满清作解释,然而穆虎三有点理解满清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放弃了这些地区。想在这种地方维持军事存在,需要的是强大的国力。如果没有现在在东北完全不事粮食生产,专门修建铁路的数十万铁道兵。穆虎三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在大冬天里面在如此漫长的边界线上维持数万部队的存在。

  在这样的地区,冬季维持数万能够投入战争的军队“存在”,本身就件可怕的工作。

  根据情报,高尔察克的目的地是俄国最东部从勒那河到勘察加半岛的这片区域。有丰富冬季经验的俄国人应该只有两条选择,要么是赶紧在这里建立过冬营地,要么就是从这些地区进入其他国家。不管他们怎么选择,交通几近断绝的冬天,中国新东北司令部都要绷紧神经,防备任何有可能出现的变数。

  与这些麻烦事相比,穆虎三觉得那些黄金根本不值一提。

  两位北方军区司令的态度让军委感到十分放心。中央军委总不能直接说,若是两位司令官满心建功立业的打算,阳奉阴违的执行命令,暗地里打高尔察克黄金的主意。中央军委只能把他们给撤职查办。

  最近的亚洲局势很是微妙,除了共和国以及保持与共和国密切贸易往来的地区之外,其他国家与地区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帝国主义国家遇到这等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国内矛盾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