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章 解放战争(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想过度取得利益?”陈天华对陈克这个用语感到非常奇怪。

  陈克点点头,“是的,所谓墙倒众人推,如果布尔什维克撑不住,各国都要从他身上割块肉,我们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英国人肯定不可能支持我们吞下俄国的亚洲部分,但是我们如果不表示出与自己实力相符的对利益的窥视,英国人肯定觉得我们不正常,一定觉得我们背后有鬼。这个时候我们做出与我们实力相符的表态,反倒不会引人注目。而且这是我们取回北方旧有领土的最后机会。我们只是要恢复尼布楚条约,这就恰恰在协约国集团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我们提出哪怕多出一丁点的要求,协约国集团就会认为我们必须付出更大利益,所以关键是时机。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要求,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们当然知道这个时机非常重要,具体怎么选择时机,一直是陈克的工作。同志们都想听听陈克的意见。

  陈克起身指着地图,“现在的时机中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统一全国。一个完整的中国本身就有巨大的价值,就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想动俄国,咱们自己就不能有把柄在别人手中。”

  “军委不是已经开始进军北路和西路了么?”尚远问。

  “北路有羊毛与畜牧这个生意,牧民们自然愿意和我们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而西路,我最在意的就是到底怎么样迅速改变地方上的局面。”陈克说完,指着地图上奉节白帝城的位置,“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我看,李太白的诗里面颇有战略的意味呢。”

  奉节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约15华里,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是三峡的西口,入川的门户。由于地势险峻,古往今来,常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公祠”。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又改祀刘备、诸葛亮像,名“正义祠”;以后又添供关羽、张飞像,遂形成白帝庙内无白帝,而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

  人民党一支十艘舰艇组成的船队在1918年3月4日抵达了白帝城。四川素来富庶,但是面临蜀道难的局面。三峡风景固然秀丽,奇峰怪石让能吃饱饭的游览者赏心悦目,但是却绝非行船者的福音,甚至可以说是行船者的灾厄。风帆动力时代,每年三峡都会沉没船只,而且四川纤夫们拉船的号子声,千百年来始终回响在这条水道之上。

  逆流而上的船队平均吨位都在千吨左右,船上装了人民党的最新式蒸汽机,更准确的说,是美国提供图纸,人民党自行生产的蒸汽机。即便如此,逆流而上的船队也感觉这蒸汽机的马里还是不太足。

  千吨的钢铁大船自然称不上是轻舟,船速上也做不到一日千里。不过沿途的其他船只看到这这钢铁巨兽分开波浪,逆流而上的姿态,所有水手艄公都站在自家船上靠近人民党舰队的那边瞠目结舌的观看。

  舰队首位的自然是开路的炮舰,炮口粗大,桅杆高耸,灯火与旗语向着整支舰队提供引导。而人民党舰队中还有着一艘“科学考察船”,这就让同志们感到不解了。由矿业学院以及海军学院共同提出设计思路建造的这艘船表面上平平无奇,上面加载了很多测量仪器。从水速,水温,水深测量,还有各种矿石样品采集的设备。虽然体积也不是特别大,但是据说整个造价远高于舰队中的任何一艘舰艇。由于有这艘科学考察船的存在,整个舰队的本来就不够快的行驶速度更是大打折扣。

  白帝城其实并不大,奉节也不是什么大城市。令这座城市比较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有一处名叫“滟滪回澜”的风景。

  “那座大石头就是滟滪堆了吧?”舰队司令命令舰队抛锚停泊后指着前方问道。

  只见在白帝城下瞿塘峡口不宽的江面中心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柱,说石柱还是不够,甚至称其为小岛。

  政委和舰队司令并肩立在船头,之间江面波川的门户。由于地势险峻,古往今来,常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由于公孙述非正统而系僭称,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抚毁公孙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马援像,改称“三公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