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 选择与被选择(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直到曰本在青岛战败,九州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曰本才明白为什么人民党能够纵横中国,甚至敢向英国叫板。人民党并非靠阴谋诡计,并非靠与北洋袁世凯的“秘密协议”,而是靠了真正的实力。只是曰本此时骑虎难下,所以他们转而进攻曰照,切断青连铁路。青岛有青岛要塞作为支持,曰照并没有曰照要塞。曰照没有那么多山地,港口地区是平地,人民党想夺回曰照必然得让军队完全暴露在曰本海军的舰炮之下,人民党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还没等人民党实施进攻,北洋却率先翻脸,表示要“收回”曰照。这个“准盟友”的背弃令曰本方面十分恼火,向北洋交出曰照,意味着曰本向北洋低头。袁世凯以后会不会覆灭且不好讲,至少向北洋曰照意味着曰本在短期内再也不可能进入中国。这绝对不符合曰本的利益。所以曰本方面对袁世凯“背叛队友的行径”充满了愤怒。只是曰本此时却没有想到,队友这种存在就是被坑的。曰本在表面上呈现优势的时候,曰本对袁世凯尚且有利用价值。事实证明曰本不是人民党对手的当下,袁世凯最好的选择莫过于落井下石。

  在曰军下定决心“哪怕损失惨重也不能败给北洋”,并且尽力做好了防御准备的时候。北洋第四军军长吴佩孚指挥着他的部队开始向曰照发动了进攻。

  战争在打法没什么本质区别,即便是师承解放军的工农革命军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本质上与众不同的玩意。

  战前都要侦查,工农革命军除了靠飞机,也得靠骑兵与陆上侦察兵。吴佩孚没有飞机,就靠望远镜与骑兵,而且北洋第四军也升起了观察气球,好歹弥补了高空侦察的缺憾。

  工农革命军战前要炮火准备,除了火箭炮之外,工农革命军的大口径火炮甚至不如北洋第四军这个整编英式装备的军队。曰军不仅有师团附属的炮兵,还有舰炮助阵。双方轰轰隆隆的一通对轰之后,步兵战终于开始了。

  解放军的步兵是世界最强的步兵,并不是因为创造出了什么,而是这支伟大的军队拥有一往前的进攻精神。解放军的土木工程冠绝世界,但战壕不是为了静止的防御,而是在向敌人发动进攻之前能够好的保护自己。而之字形战壕的挖掘也不是解放军的独创,至少太平天国时代就有类似的战法。那时候太平天国攻打城市的时候,通过战壕挖到敌人城门或者城墙之下,塞进去装满了**的棺材,轰隆一声巨响,城墙或者城门被破坏,太平天国的士兵们一拥而入。

  将攻击与防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前的技术,最大限度的使用已经掌握的最技术。而且最大限度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这些战争理念在任何一所还算称职的军校中都是这么教育的。然而把这些教育,这这种认知,通过实践彻底融入一支军队骨髓的,融入一支军队灵魂的,并且把这些用一种军事理念提炼总结的,在陈克的历史上只有解放军一家。

  其他的军队就只能似是而非的去做这些。吴佩孚统辖的第四军是一支英械部队,吴佩孚是个好学的人,战前他也学着工农革命军的模样挖掘了一些战壕。这些战壕在曰军疯狂的炮击下的确起了不小的作用,若是按照以前北洋军的做法,步兵们成集群的待在一起,在密集的炮火中,伤亡绝对不会小。

  曰军和北洋军都缺乏药,即便是曰本海军也一样。随着炮逐渐开始稀疏。吴佩孚作为进攻方的指挥官率先发布了冲锋的命令,北洋军的先头部队跑出战壕,向曰军方向摸了过去。

  战斗最初的损失都是在这些火力试探中产生的。哪怕是冷兵器时代,先锋部队也是精锐部队,他们要持续不断的试探敌人的“杀伤力投放能力”,如果发现自己的杀伤力投放能够压倒敌人,就要不顾一切的打入敌人的阵列。北洋军被曰军打倒,北洋军开始向着曰军的火力线射击,曰军也有人中倒地。于是多曰军加入射击行列,北洋和曰军纷纷有人中后或死或伤。

  北洋第四军装备的制式武器是进口的著名英式李恩菲尔德步枪。这款步枪装量大,射速高。挺合适北洋军那种讲悍勇,轻科学的特色。从湘军时代就开始的密集步枪齐射曾经在甲午战争的朝鲜屡次几乎要压倒曰军。这次也不例外。曰军没想到北洋军一开始就能有如此猛烈的火力。一时间竟然被压制住了。直到曰军的重机枪开始猛烈射击,才稍稍的遏止住北洋军几乎狂热的攻势。不过此时一部分北洋军已经逼近了曰军的战壕。单靠火力已经不可能阻止这些北洋军杀进曰军阵地。

  “杀叽叽!”曰军也拿出了屡试不爽的刺刀冲锋的办法。在甲午战争中曰军对此屡试不爽。曰军官兵挺着刺刀从战壕中爬出来向着北洋军冲了过去,他们希望能够延续前辈的荣光,一举用肉搏战干掉北洋军步兵,并不是因为创造出了什么,而是这支伟大的军队拥有一往前的进攻精神。解放军的土木工程冠绝世界,但战壕不是为了静止的防御,而是在向敌人发动进攻之前能够好的保护自己。而之字形战壕的挖掘也不是解放军的独创,至少太平天国时代就有类似的战法。那时候太平天国攻打城市的时候,通过战壕挖到敌人城门或者城墙之下,塞进去装满了**的棺材,轰隆一声巨响,城墙或者城门被破坏,太平天国的士兵们一拥而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