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 河南冲突(四)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科学税收!”

  这些标语在税j学校教学楼墙上、学校围墙上、训话台子的影壁墙上随处可见。不仅到处有标语,学员们还要专门训练呼喊这些口号。

  张镇芳一行从正在喊口号的税j方阵前经过的时候,听到税j们高呼这些口号的时候都是神sè严肃,丝毫不许有一丁点的轻佻。那些觉得不好意思这么高呼的学员,或者觉得口号内容比较“可笑”,脸上露出丝毫抵触的,都会被教官立刻拎出来,命令他们先正sè把口号喊好,然后再罚站,罚跑圈,或者做俯卧撑。周镇涛在制定税j学校制度的时候,坚决要求一点,绝对不许殴打学员,也绝对不许人格侮辱。张镇芳倒也觉得能够接受,现在看这些制度倒也真的起到了效果,即便被处罚,即便被教官脸红脖子粗的一通乱吼,学员们更多的是羞愧,是委屈,却不是恼怒。

  但人心隔肚皮,张镇芳并不真心相信这些学员们能够理解。税j学校的文化课与军事训练并行,他前往教室前去听文化课教育。

  老师声音高亢,“我们是税j,负责国家税收的大事。同学们家里面都遇到过收税的事情,知道税吏下乡如狼似虎。前面的课程里面,我们都学习了历来的税收定额。大家现在总算是知道朝廷和省里面其实定下了多少税,可这么多税到了下头又变了多少。我们都计算过,同学们知道税吏在里面到底玩弄了什么花样了吧?”

  关闭

  学员们都是各地良家子弟,原本大家在各地只能任由税吏盘剥,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文献资料之后,才知道自己家里面被坑的很惨。教官这么一说,学员自然是群情激奋。“俺知道了!”“等俺们收税的时候,俺们绝对不会乱收!”“怪不得满清倒了!这就是坑害百姓啊!”

  张镇芳好歹也是满清的官员出身,听着税j学员们对满清不逊的发言,他心里面一阵不安。其实单从税收上,张镇芳现在制定的税率一点都不低。满清有一个“永不加赋”的口号,不过田赋名义上不加,各种苛捐杂税则是从来不少的。等到厘金制度兴起,这口号就彻底消亡。

  在当年喊出这个“永不加赋”口号的时候,定下的是一成田税。现在新的税收制度经过周镇涛领头的一番计算,定下的是五成税。在张镇芳质疑这个税是不是过重的时候,周镇涛笑道:“上次我们一起计算过,按照张都督现在定下的税额,满打满算不过五成税,怎么都谈不上重。张都督原先定下的税额折算之后也不过是三成,由税吏负责收税的时候就能收到八成。要点就在人民党完全杜绝了中间盘剥,不管征收后怎么分,可征收的时候人民党上下一致。以前的税收,大部分都肥了地方上收税的小吏。只要能让百姓把税从八成交到五成,百姓头几年称赞张都督还来不及,怎么会感到过重?”

  也就是在这次谈话之后,张镇芳认为周镇涛的本x就是个“酷吏”,重手段,重实践,轻伦理,更是从来不提圣人之言。即便是离开了人民党,周镇涛对于政务的考虑中,还是不时提到陈克。这点让张镇芳颇为意外。看来在周镇涛的心中,陈克依旧是他的导师。

  学员们的热情好歹不错,尽管干的是小吏的工作,不过这份热情却远不是小吏可比的。旁听了课程,张镇芳觉得放心了不少。

  他就去了校长室,准备和税j学校的校长朱丹陛谈谈此事。刚进了校长室,就见朱丹陛正在呵斥教务长,即便见到张镇芳进来也只是稍微怔了怔。张镇芳连忙说道:“我先去里屋等着,你继续忙你的。”

  屋子不太隔音,朱丹陛的怒气冲冲的声音穿透了房门传了进来,“为了公平税收,本来制定的规矩里面就不许托人进税j部队,现在不仅有人托人进来,更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少爷,就敢顶撞教员。他这胆子也太大了!你怕什么,你是教务长,这学校里面你说话总是要算数的。你若是不敢,你和他一起走好了!”

  朱丹陛是袁世凯与张镇芳的老乡,也是项城人。自幼好学,是项城当地公认未来大有前途的人才。袁世凯在天津建立北洋军校,张镇芳将凡属陈州(淮阳)所辖区县(淮阳、西华、项城、沈丘、太康、扶沟、商水)学子去保师上学的,食宿及学习费用全部由张镇芳负担。每期项城县的学生皆10名,他们毕业后有的从军,有的从政,多数从教,为z共和的革命建设作出了贡献。朱丹陛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田赋名义上不加,各种苛捐杂税则是从来不少的。等到厘金制度兴起,这口号就彻底消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