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八 划地和份额(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个工人一天能够初级处理50个椰子的话,一亿个椰子就需要200万个工作日。”秦武安自己已经惊讶过,现在能充分保持平静,“这些最初处理过的产品,果肉,果壳,果汁,棕毛都是初级工业品。这些初级工业品,一部分送回根据地进行深加工,一部分就在广州继续加工。所以整体上看,在广州需要一个人数超过四万的大型联合加工厂。”

  “这等于是新建了一个大城市啊!咱们这么多县城,哪个县城也没有四万人呢。我觉得还是把这产业放在根据地吧。”负责农产品加工的吕正韬说道,“费这事还不如直接解放了广东拉倒。”

  “广东以后肯定要解放,不过咱们现在强行冲进去的话那就不是解放,顶多是个征服。中央认为这么干不行。”秦武安解释道。

  打仗不是财政部的事情,吕正韬也就是这么一说而已,“那产业布局就这一点,在广州开办工厂?”

  “这么大的工厂等于是新建了一座城市,工厂设备需要动力,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自来水也得上。这估计得把整个广州重建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咱们一面进入农村发动群众,一面和广东各方面的守旧势力进行斗争。最终的武装斗争,这是中央做主的事情。”

  财政部的同志们不少也都是军队出身,对军事斗争自然不陌生。不过这种斗争方式到还是挺新奇的。正有人准备发言,却见秦武安继续开口说话,大家就把话暂时给咽回了肚子里面。

  “至于全面布局的事情,广东缺煤,我们前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力量去建设新广东,煤得从安南煤矿往广东运。所以椰子来自菲律宾,煤来自安南。设备和组织人员来自咱们根据地。这个布局里面,需要咱们财政部在金融上进行支持。至少这个预算得拿出来。”

  这下没人接腔了,牵扯国际与国内,包括根据地多个部门,的确需要一笔庞大的预算。秦武安轻描淡写的一番话,描绘的是一个复杂又清晰的局面。过了好一阵,吕正韬问道:“这明显是陈主席提出的设想啊。”

  “中央最终决定通过这个计划了。”秦武安知道陈克不想什么事情都把他的名号推在最前面,在以前这么做还是可以的。人民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要凸显的已经是党中央的领导。

  “那椰子就这么好?”吕正韬继续问道。

  “椰子好不好,深加工都是在根据地完成的。到时候大家就看到了。”秦武安给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

  “这件事情能有那么容易么?且不说招收四万工人的难度,管理这么多人难度更大。我还是觉得把这个产业放到咱们根据地更合适。”吕正韬负责农产品加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组织困难深有感触。人民党规模最大的工厂也不过千余人,这个远在广东的企业居然需要四万人,他怎么都感觉不靠谱。

  秦武安正想继续说服,却听到负责统计的王凤山笑道:“既然中央决定了,更详细的步骤以后肯定会告诉我们。倒是我从没见过椰子是什么,秦部长,你得弄几个让我尝尝啊。”

  听完这话,会议室里面一片哄堂大笑。哄笑声中,秦武安坦然答道:“外面就有,我现在就弄进来给大家吃。”

  美国是建立在完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国家,驻华公使在这方面很有美国国民的民风。更准确的说,洋溢着美国统治阶级的风范。他本想在这比买卖中收取一笔好处费,可是想来想去他觉得这么做真的是不合适。这种怠惰的态度有辱他祖上贩奴的辛苦,有辱他家族在西部烧杀的悍勇。

  公使先生放下了波士顿银行的事情,一面拍电报让家族成员以最快速度乘家族的快船赶到菲律宾。一面利用了手中的职权,让菲律宾官僚系统发挥出空前的效率,两天内注册了一家美国贸易公司。十天内第一船椰子就给送到了根据地。

  椰子在菲律宾太便宜了,便宜到不要钱随便捡的地步。这家公司需要的就是派船在菲律宾岛屿间巡游,指挥人把椰子运上船,然后向下一个岛屿前进。公使的公司需要的仅仅是收集搬运的人力。王斌也不客气,直接注资这家公司,双方敲定了购买船只的合同之后,王斌与公使先生讨价还价,最后把椰子价格定在一美元120个的价位上。至于人力,人民党保证向公使先生提供人力,至少根据地立刻就能派出搬运椰子的人手。“美国作风”与“根据地速度”的结合,创造了1911年商业行为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财政部的同志们都是第一次吃到这种水果,硕大的椰子摆上桌,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同志们被吓了一跳。

  “这么大个玩意怎么吃?”王凤山讶异的问道。

  秦武安把一个裹着的布包放在会议桌上,拉开布,一堆小刀和芦苇杆露了出来。“在上头剜个口子,把芦苇杆插进去,先把里面的汁水吸出来。”

  同志们拿起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按照自己的习惯剜了口子,插上芦苇杆吸了一口汁水。除了王凤山一口把吸进去的椰汁喷出来之外,其他同志倒是很享的领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