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六 极不情愿的妥协(十九)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袁世凯半晌无语,想说话前却忍不住叹了口气,“几道兄,你真的收了个好徒弟啊!”

  “在你这等豪杰眼里,用好坏这词岂不是降了身份。当前要务,就是把眼前的事情给处理掉,不能再给任何人机会。项城,你是大总统,你自然知道眼前的关键在哪里。”

  袁世凯苦笑一声,“呵呵,我现在方寸已乱,哪里还能分清关键。”

  “大总统你不用过谦,直说么。”严复笑道。

  想了片刻,袁世凯恢复了平日里从容的神色,“就现在看,当前要务无外乎定额贸易协议之事。此事一旦达成,英国暂时心满意足,必定全心来将此事落实。中国内战起来,英国自然不肯眼瞅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暂时会全力阻止。眼前要务莫过于抓紧办成此事。”

  严复边听边默默点头,这就是袁世凯与满清的不同。北洋集团其实是搞洋务出身,只是更偏向于自建工业。当然,以人民党的眼光来看,北洋的工业化思路很有问题,可是北洋集团对世界的认识程度的确大大超过其他政治势力。既没有满清那种保守僵化,也没有买办那种以个人利益至上的态度。在关键问题上,北洋集团还是有能力勉强应对战争之外的国际局势的。这就是陈克为什么愿意和北洋暂时合作的根本原因。在革命形势进入到解放战争之前,北洋这种力量,还是合作更加有利。

  “但是,几道兄,文青可知我的困境在哪里?”袁世凯问道。

  “这定额贸易协议,海关的所得,英国人不肯给你。”严复回答的干净利落。

  听了这个回答,袁世凯眼睛一亮。

  严复坦然说道:“英国人想扩大咱们和他们的贸易,所以海关的钱他们扣住,想方设法的用这些钱要挟咱们。大总统你现在手里没钱,很多时候不得不受制于英国人。所以当前我们在北京天津等地开办了不少企业,不管下头怎么说,大总统你至少默许这些企业存在。无他,这些企业能够带来相当的直接税收,而且这笔税收是直接能被你直接掌握的。”

  “呵呵”袁世凯苦笑了,“几道兄,你和文青说话都是这么直啊。”

  “项城,我们相交之时,你说话又何时藏着掖着?”严复也笑了,他们几个老兄弟中,严复以不通官场著称。而袁世凯则是以敢作敢当,坦率豪爽跋扈著称。

  两人笑了一阵,随即把这关键问题继续谈了下去。人民党认为暂时没有必要从海关税收里面拿钱出来给北洋军私用。若只是养活现在的北洋军,光扶植引导对外贸易企业,靠了国内商税,就有赚不完的钱。北洋的问题和满清一样,都在于“收不上来税”。现在国内局面很不好,税收已然极重。再加上各地税收制度问题,国家增加一文钱的税,到了下头就能变成最少十文,甚至一百文的水平。想再开税源,那就是逼人造反。

  而对外贸易是凭空生出的开源,只要定额贸易协议签署,北洋与人民党联手将贸易把握在手中,税收不要重,而且提供银行的支持,那么等于凭空就生出财源来。

  这个设计自然是极好,不过袁世凯没有那么幼稚,会认为人民党强力推动的事情对北洋集团会有什么大好处。

  “几道兄,既然人民党对此有信心,那里头定然有我当前不知道的极大诀窍。还请几道兄事先言明。”袁世凯诚恳的问道。

  “诀窍很简单,就是文青曾经说过的这个广交会,你必须能者上位才行。若是光想着赚钱,就压制其他各路,只是允许自己有关的商人和企业介入广交会,那这定额贸易协议一来绝对达不成效果,贸易额是上不去的。二来只是激起民愤,那些有能力的商家一定会想法设法的当买办,借助外国的名义来合资,让咱们凭白的失去了税收。三来,银行支持也找不对对象。”

  前两条袁世凯能理解,最后一条就完全超出了袁世凯的理解范围之外。“银行怎么一个支持?”

 &坦然说道:“英国人想扩大咱们和他们的贸易,所以海关的钱他们扣住,想方设法的用这些钱要挟咱们。大总统你现在手里没钱,很多时候不得不受制于英国人。所以当前我们在北京天津等地开办了不少企业,不管下头怎么说,大总统你至少默许这些企业存在。无他,这些企业能够带来相当的直接税收,而且这笔税收是直接能被你直接掌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