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维新志士与革命志士(三)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寿显是败给姬晔了,他无奈的说道:“没什么万一不万一的,前怕狼后怕虎的这还干什么革命啊。而且绑架是要图财,咱们工作队有什么财产?是咱们穿金戴银,绫罗绸缎么?还是咱们大箱小箱一堆行李?有脑子的土匪肯定知道惹咱们长远上根本没好处。没脑子的土匪抢了咱们更没有眼前的好处。你怕什么啊?”

  “但是总是有坏人吧。”姬晔被说的越来越不安了。

  “坏人分两种,一种是定下害人的规矩。只要你到了他们的地盘上,他们就用这坏规矩来害你。咱们到了广德县之后已经杀了不少这种坏人,不用怕他们了。另一种坏人则是看中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忍不住伸手拿点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咱们工作队身上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不给他们干坏事的机会。最重要的是,现在广德县远没有逼到那份上,不可能遍地都是坏人的。”说到这里,李寿显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脸色也变得很冷峻。

  “为什么没有逼到那份上?”姬晔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孩子,而且“闯荡江湖”也没多久,听李寿显说的有道理,她就忍不住追根问底起来。

  “没什么!好好干自己的工作。”李寿显突然恶声恶气的怒喝道。

  方才还是温和有理的阐述,突然间就变得充满恶意,姬晔从小到大还没被人用这样厌恶的语气吼过,她先是停下脚步愣在当地,突然间鼻子一酸,眼眶就红了。

  李寿显又走了两步才看到姬晔没有跟上来,停下步伐,转头看向姬晔。李寿显板着脸长长的叹口气,“姬晔同志,你见过水灾之后么?”

  见姬晔捂着嘴不说话,李寿显换了个说法,“灾年卖儿卖女你应该见过。穷的过不了日子所以卖孩子,一来是大人能活下去,二来孩子卖给了别人之后,也能活下去。不过大水灾之后,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没人买。那时候干坏事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自己多活一天半天的,抢人家两口吃的。抢人家两口吃的,被抢的人就要饿死。那时候方圆几百里,什么都没有了,观音土都挖不到。就算是抢来几口吃的,那东西也是平常猪都不吃,狗都不吃的东西。”

  李寿显是从安徽大水里头挣扎求生活下来的,那场覆盖了从安徽、豫东到苏北的广大地区,导致上百万人口死亡的大水灾,让曾经绝不算是贫困的李寿显家没活下来几个人。残余的家族成员在饥饿导致的死亡把他们无情摧毁之前,好不容易到了凤台县根据地才求得了活命。一想起那次惨烈的经历,李寿显心里头就如同压上了千斤巨石一般。

  这是李寿显忍不住对姬晔表示恶意的原因,那地狱一般的经历令人回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姬晔没有经历过那种苦难,她也想象不出那种可怕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模样。唯一能确定的是,李寿显的恶意并不是针对自己的。这让姬晔感觉心里头好受不少。

  “有不少工作要做呢,咱们赶紧回去准备。”李寿显抛下这句话,头也不回的向李家集方向去了。

  在昨天工作队三组成员的动员下,共有十户人家出来砍竹子。无论是李寿显还是其他同志都没想到这些家庭几乎是男女老幼齐出动。大毛竹一根直径超过十厘米,高度十几米。当毛竹玉树临风的立在那里,倒也没啥感觉。用工作队提供的斧头把毛竹砍倒之后,在拖毛竹的时候,才感觉到真的是沉重的要命。虽然同志们没有参与砍伐毛竹的工作,却也不等于大家就袖手旁观当监工,帮着把砍倒的毛竹堆到一起,把毛竹上的竹枝用切刀割断,这些工作干一阵之后就是一身汗。

  所有人都在埋头干活,群众对人民党加入劳动并没有任何反应。到了吃饭的时候,人民党拿出了竹筒板栗焖米饭,盐腌的菜和鸭蛋,以及用大玻璃瓶装的肉罐头拿出来与百姓分享。到了这时候,群众们才算是主动表示了感谢。不过感谢的话也没说几句,大家手中的竹筷子运行的飞快,把肉、咸鸭蛋,以及富含盐分与辣椒的菜送进嘴里,接着埋头猛吃混合了板栗的白米饭。

  姬晔偷偷看了群众自带的食物,那是混了野菜,板栗的杂粮饭,绿色的菜汁把米饭染的很难看,饭菜不仅质量差,数量也不多。工作队平素虽然吃的也不怎么样,但是依靠了县城附近的饲养场,鸭蛋和肉类还是能一星期吃两顿的。即便姬晔家不穷,她也不是能这么敞开吃肉的。所以姬晔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面色平静慢慢吃饭的李寿显,她实在是想象不出李寿显是否真的受过他说的那种饥饿的折磨。

  砍完了毛竹之后就要运输,道路安排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山上到山下是小路,即便是“小路”,也是人踩出来的。这种小路肯定追求单行的效率和方便。拖着扛着大毛竹这等沉重的物件,小路就完全不合适。怎么选择方便运输的道路,这就是个大问题。身材不高的男性们三个人抬一大捆毛竹,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要走六七里地才能回到李家集去。

  姬晔也试着扛起一根毛竹走了一阵,初始的时候还行。没过多久,她就感到坚硬的毛竹把肩膀压的生痛,而且随着走动,富含弹性的竹子上下颠簸甚至滑动,让她的肩头更疼起来。不得不放慢了步伐,姬晔慢吞吞的走在山道上,很快就被前面的男子们给甩在后头。

  不仅是被男性劳力抛在后头,那些女性老百姓们也担起毛竹走在山道上,很快姬晔也落在了她们后头。姬晔是上情摧毁之前,好不容易到了凤台县根据地才求得了活命。一想起那次惨烈的经历,李寿显心里头就如同压上了千斤巨石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