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光复会出击(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怎么行军,什么时候开始攻打南京。”看战前拿不到武器装备,其他会党的首领很干脆的开始询问起进攻时间。

  “三天后开始出兵,到时候所有人都分发粮食。拿到粮食,大家就动身出发前往金陵。在杭州,除了伤兵和留下来的守城部队,到时候杭州再也不留人。要么阵前杀敌,要么就直接回家。躲在后头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的。”陶成章的方法足够干脆,各地的队伍都没有自带粮食,只要光复会能够卡死粮食供应,绝对没人能够赖在杭州吃白食。

  秋瑾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两个月前的杭州战役,陶成章在战役发动前依旧有着足够的宽容,那时候陶成章宁肯自己吃点亏,也不会把事情做到这么绝。但那是陶成章现在就这么做了。而且令秋瑾感到惊讶的是,陶成章居然公开点将解决此事,“璇卿,你受了伤不能去南京。杭州的事情我想让你与章太炎章先生一起负责。若是不听章先生的调遣,不肯打仗的人,就让他们离开杭州。不走的,咱们也不用客气。”

  “遵命。”秋瑾有些迟疑的答道。说完这话,秋瑾忍不住看了看门外,徐锡麟不在这里让秋瑾感到极为不安。陶成章的表现实在是过于出人意外。

  徐锡麟此时正与陈伯平在谈话,为了避开了其他人的耳目,他们特意选择了一间僻静的屋子。参与会议的有六个青年,徐锡麟很明显是他们的首领。

  “诸位,这次去安徽,我想让你们一起去。安徽的人民党无论与诸位的观念有什么分歧,我都希望诸位能够放弃这些想法。请陈克主席派出医疗队之后,你们暂且不用回来,专心在安徽学习如何去治理一地的知识手段。”

  对徐锡麟的这些话,青年们并没有表示任何惊讶。相反,他们都点头表示听到了。

  “若是浙江这么搞下去,定然要出大事。陶公现在坚决要实行选举制,若是天下太平的时候,他这法子或者还能行。现在大家都看得到,满清治下的各地根本就没有响应革命的,这次无论能否打下金陵,江苏各地绝不会揭竿而起。满清若是派兵前来浙江,能靠的住的只有咱们自己。”

  徐锡麟说的急促,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办到的事情。向人民党学习治理地方的法子,建成如同人民党一样的强力政府。在光复会内部会议上,徐锡麟多次建议学习人民党。陶成章并不是完全反对徐锡麟的建议,但是陶成章本人是反对“强势政府”的。陈克那种超级强势的政府与陶成章理想里头的“小政府”有着本质的冲突。

  所以不管徐锡麟怎么建议,怎么游说,陶成章依旧不为所动。徐锡麟退而求其次,让暂缓发动南京战役,先完成对浙江的统合。陶成章对此坚决反对,他甚至加快了组织发动南京战役的步伐,很多地方看着都有些逼迫过甚。这明显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反对徐锡麟的态度。

  光复会内部的两大巨头之间的分歧也影响着光复会的主要干部们,在这方面,徐锡麟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让徐锡麟感到极为失望。既然在陶成章这里,以及在光复会内部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徐锡麟只有靠自己信得过的青年去安徽“取经”。徐锡麟决定,只要这次南京战役结束,他就要到离开光复会的中心,去绍兴也好,或者去安徽其他也好,总之,徐锡麟一定要建设起一个坚定的根据地出来。

  “徐先生,既然陶公一直不肯接受劝告,您何必一定要参加金陵之战?现在下面各地都乱的很,您去下头理顺这些地方岂不是更好。”陈伯平问道。

  “伯平,我一定要参加这次金陵之战。在这时候,陶公需要人,我决不能此时撂了挑子。”徐锡麟答得斩钉截铁。

  陈伯平忍不住说道:“徐先生,您就不明白么?为什么您在会上提出的建议总是被反对么?那些没主见的干部们不知道怎么统合地方势力,所以只能采用这种地方自治的模式。那些在地方上拥有相当影响力的干部,若是现在有了治理整个浙江的的强势政府,他们就就不能够保证自己以后在地方上的强势地位。徐先生,这些人现在就把自己的好处放在头里,您现在号称是统领光复军,实际上下头不服您的人多了。您何必这么自讨苦吃呢?”

  这话已经算得上是肺腑之言,陈伯平是徐锡麟的铁杆,不仅自安徽时期就紧跟徐锡麟,他同样坚定的支持徐锡麟的政治观点。对于光复会内部的斗争,陈伯平看得很是清楚。

  与陈伯平在一起的青年们却没有陈伯平的见识,他们听到这些,脸色都是大变。

  “伯平,这等话你以后再也不许给我说。”徐锡麟二话不讲就阻止了陈伯平的讲话。看着陈伯平激动的神色,徐锡麟忍不住说道:“伯平,我既然许身革命,就再也不把自身的安危放在眼里。已经有不少人说我躲在后面贪生怕死,这次我一定得上前线。大家死的,我徐锡麟有何死不得的。”

  “徐先生……”陈伯只有咱们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