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 光复会的态度(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光复会几日间就占据了好大的一片地盘,这些地盘的核心自然是绍兴城。有了在池州的经历,光复会整顿地方政务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张贴安民告示,恢复地方上的秩序,整体来说倒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不过陶成章接下来准备开始在各地征税的打算却不胫而走,原本对“革命”抱持着恐惧与旁观态度的士绅们纷纷开始上门游说。

  光复会这个组织大多数成员都是集结在“反清”这面旗帜下的。陶成章并不知道陈克在人民党会议上对光复会的评价,陈克认为光复会就是“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一群要求地主士绅实行彻底地方自治的准反动势力。如果以反清为标准的话,他们可以暂时归于革命者的行列。如果从人民革命的角度来看,光复会也是相当反动的。”

  陶成章没学过毛爷爷思想,更不懂什么叫做阶级斗争。他对于光复会的阶级属性完全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方法。但是陶成章很清楚,在光复会内部,主张官府不向地方征税的干部数量不少。在这些人看来,推翻了满清之后,他们就可以回到江浙,统辖乡间,无论是地主也好,士绅也好,还是各地行会首领,各地会党首领,各自占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好好经营。

  光复会的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在这方面,光复会的领导者们是说的真心话,他们本来就认为推翻满清之后,中国就能强大,中国新政府就不再继续丧权辱国。至于新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光复会根本没有真正的考量。反正到时候光复会已经回家玩自治去了,只要新政府不影响他们自己的利益,光复会也不愿意,或者说他们没能力考虑一个新政府到底该是什么模样的。

  如果没有在池州惨淡经营的几个月,如果没有看到一度声势颇大的岳王会的惨淡收场,陶成章现在依然会这么想。但是当了家,知道治理地方到底有多艰苦之后,陶成章不得不面对可怕的现实问题。

  靠从官府府库中弄到的粮食钱财,光复军自己这万把人,不用一年就能坐吃山空。至于打仗,光复军的粮饷根本支撑不了三个月。如果不能迅速建成属于光复会新政府的税收体系,光复会的表现不会比岳王会强到哪里去。

  陶成章正在考虑怎么建成这个体系,却听到这次前来拜访的几名地方士绅中年长的那位说道:“陶公,国家税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听陶公以前谈起这些的时候,深以为然。现在百姓不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计也是颇为艰辛,光复会的这个政权方才建立,正是该收拢人心的时候,就算是不开仓放粮,也至少缓一年再收税。这才有新政的气象。”

  这话极大的刺激了陶成章,在池州,陶成章听过完全相同的士绅建议。这些人说起道理来都是冠冕堂皇,其实内里头都只有一个目的,“不交粮,不纳税”。

  “诸位,听诸位的话想来都是支持革命的了。”陶成章冷笑道。

  士绅们一个个都噤若寒蝉,他们在绍兴都是家大业大,此时不得不前来与陶成章交涉。其实这些人都心知肚明,陶成章绝对会从他们身上敲诈一笔。此时看来就是陶成章开口的时候。

  陶成章扫视了众人一圈,这才说道:“现在满清或许转眼就会派兵打来,兄弟我若是顶不住满清的围攻,那就对不起革命,对不起跟着我的数万革命同志。打仗没有钱粮是不行的,诸位既然支持革命,那兄弟我想和诸位商量一下,诸位要为革命贡献多少。咱们定出一个数来。当然,兄弟我也不会白拿诸位的,这些钱粮就从诸位明年的税收里头扣除吧。”

  听完这话,地主士绅们已经不是噤若寒蝉,而是脸如死灰了。

  光复会总部设立在绍兴知府衙门,送走了那些士绅,陶成章阴沉着脸回到前厅。与陶成章不同的是,进进出出的光复会干部们一个个还是面带喜色,精神饱满。起义实在是太容易了,满清就像是破房子,光复会只是踹上一脚,满清在浙江的统制就垮掉了一半。光复会众人在绍兴知府衙门办公,上上下下出门办事,城里百姓无不高看上大家一眼,这种高高在上的快意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焕卿,谈的怎么样了?”徐锡麟在光复会里头算是经历最多的老资格干部,他并没有和其他年轻干部一样得意忘形。

  陶成章没有回答,他看了看屋里面的众人,皱起眉头问道:“人怎么没有来齐?说了让大家开会,我不过是耽误一阵,这么一点时间都等不了么?”

  众人看着陶成章,脸色却不太好看。陶成章很是聪明,他很快就明白了这种脸色的含义。陶成章的眼睛瞪圆了,“没在这里的几个人难道是还没来么?”

  没人敢回答,这种沉默已经证明陶成章的判断没错,陶成章左右看了看,额头几乎要暴起青筋来,“现在派人去告诉这几个人,以后他们不用来了。”

  年轻干部们一个个吓得不敢吭声,与没来的几个人关系不错的青年都看向徐锡麟与秋瑾,这两个人都是地位仅此于陶成章的干部,他们若是劝说陶成章的话,陶成章总不能驳了两人的面子。但是徐锡麟和秋瑾同样一脸不满,根本没有劝说的意思。

  陶成章也不再管这几个人,他挥了挥手,“诸位,江南新军那边还没有消息么?”

  “张勋派绿营堵住南京城四门,见到没辫子立刻就当作革命党给抓起来,据说砍了不少人的头。在江南新军里头更是大肆搜捕。我们不少同志都被抓。”负责联络江南新军的干部答道。

  没能策反江南新军,这是光复会计谈起这些的时候,深以为然。现在百姓不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计也是颇为艰辛,光复会的这个政权方才建立,正是该收拢人心的时候,就算是不开仓放粮,也至少缓一年再收税。这才有新政的气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