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么吏政也就是文青所说的管种地,管种棉花,管开工厂什么的?”华雄茂说到这里,满脸都是喜色。

  “华世兄难道是革命党不成?”陈克已经不知道该说啥了。

  “我可不是革命党。我只是对官府已经彻底失望。虽然考了个武举人,但是完全没有为国效力的地方。”华雄茂笑着说道:“文青,我之所以讨厌假洋鬼子,因为我见到的假洋鬼子一说话,就是中国如何落后。外国如何强大。信洋教的更是借着洋鬼子的势力为非作歹。朝廷那群人,设了文举武举,却完全不是那回事。你就是考了举人也没办法为国效力。武举烂了这么多年,我就不说了。这文举以前好歹八股还看文章,现在八股只看你字写得好不好。文章如何完全不是重点。听了文青的话,我觉得这才是国家正道。”

  华雄茂的话如此清楚明白,陈克反而奇怪了,“那华兄为何不去报考新式学校?”他问道。

  “新学校就算是毕业,也只是成了那些开办学校人的私人弟子。我这人干不了那些。我家也不缺这点钱,和朋友们做点生意照样衣食不愁。给人做奴才的事,我实在是不成。”华雄茂答道。

  这天下可真的是各种人物都有啊,陈克在心里面叹道。本以为身为革命者的徐锡麟和秋瑾能够理解自己的革命思路,但是万万没想到,华雄茂这个武举人竟然更能接受陈克所构架的官僚体系。若是把华雄茂这等人拉到自己旗下,革命事业还真的能推行下去呢。

  话谈到这个程度,陈克觉得没必要再谈什么革命了,他便把话题转到了现代科技知识上去。秋瑾和徐锡麟都对暗杀满清高官有兴趣,陈克讲述了炸弹的化学原理,制作方法。以及各种保管、运输、使用的注意事项。为了能够让两位革命家不至于被自己的炸弹送上天,陈克对他们进行了初步的化学知识培训。陈克流利的书写着各种方程式,在徐锡麟和秋瑾看来如同鬼画符一样的玩意。面对充满挫折感的两人,陈克说道:“等咱们赚了钱,就开一所学校。到时候两位在学校里面可以完整地学习这些东西。”

  越接近上海,水面上就越热闹。走到第三天早上,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和陌生的建筑物,冒着浓烟的高耸烟囱。陈克见过很多烟囱,小的时候也经常攀爬这些高高的设备,但是又很多年没在城市见过了。作为中国为数极少的工业中心之一,上海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工业企业。越靠近上海,这些工厂烟囱就越多。

  不仅如此,船只数量也越来越多。繁华的上海不仅仅是集中了工厂,也集中了大批的工人。作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城市,商业同样繁华。当然,负面作用也是有的,越接近上海,水质就越差。河面上飘荡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把本想看景色的陈克逼回了船舱里面。

  在码头上人头攒动,各种地方口音的拉客声此起彼伏。住店的,运货的,穿着短衣的劳动者都在为一天的口粮努力招揽生意。除了交通工具不同之外,和现代的车站没什么本质区别。下了船之后,陈克却觉得脚下发软,整个地面仿佛都在摇动。华雄茂笑了笑,把陈克那庞大的旅行包接过来,“看来文青不怎么坐船啊。”

  “让大家见笑了。”陈克边说边要拿回自己的包。

  “切。瞎客气什么。”华雄茂说道。然后他转过头,高声喊道:“来几辆车。”本来就有黄包车夫拉着空车往这边过来,听到华雄茂中气十足的呼喊,更多的黄包车夫争先恐后的奔了过来。

  徐锡麟不想花冤枉钱,最后雇了一辆大车,拉上众人往市区进发。

  陈克还是那身在绍兴的服装,在这里却没有人瞩目。西装革履在上海不是什么稀奇景物。路两边的店铺一间挨着一间,行人不少,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乞丐。这个繁华热闹的中国大城市和历史上的记载一模一样。

  陈克不太记路,穿大街过小巷的,徐锡麟带着大家到了上海光复会的落脚地,一进门就听到有人喊道:“伯荪,你何时来的上海?”徐锡麟连忙赶上去和那人说起话来。陈克这几天除了给大家讲课,也学些南方话,隐隐约约听明白徐锡麟称那人陶公,仔细看起来,这位穿了长衫的陶先生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圆”字。身材圆滚,脸庞圆滚,倒是眉目深刻,看上去英气勃勃。

  两人说了片刻,徐锡麟给双方介绍。这位陶先生名叫陶成章。陈克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更详细的却想不起太多,应该是光复会的知名人士。听徐锡麟介绍到自己的时候,就有些语焉不详,只是说陈克从美国留学回来。陶成章一一和众人拱手行礼,态度十分诚恳。一看就是经常在外面走动结交的。

  “陶公,我们想见见蔡公。不知道蔡公现在可否有空。”徐锡麟问道。

  听完这话,陶成章脸上稍稍露出为难的神色,“蔡先生最近正在和同盟会那些人接洽,这几天怕是不行。”

  “那我们等等也行。”徐锡麟答道,“陶公,你在上海有认识租界洋人的朋友么?”

  陶成章愣了愣,徐锡麟不喜欢洋人这大家都知道,光复会的成员没几个喜欢和洋人打交道的。没想到徐锡麟这次居然直接想和租界的洋行有些瓜葛,大出陶成章意料之外。想了想,陶成章说道:“式学校?”他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