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定军山(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本书首发,请诸位读者订阅支持正版,这同样给作者以写下去的动力)

  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几年前结束了在阿巴斯港的生丝、棉布以及香料贸易,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座城市的繁荣。[www.wx.l]。更多访问:ЩЩ.。英国东印度公司迅速接替了荷兰人的角‘色’,然后在苏拉特和阿巴斯之间展开了短途贸易,获利颇丰。

  公允地说,如今的‘波’斯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哈布斯堡王朝、威尼斯、‘波’兰和莫斯科等国――眼里,还是颇具价值的。自从帖木儿之后,饱受奥斯曼帝**事压力的西方世界就一直在寻找着一个崛起于敌后的统治者。最初他们看中的是白羊王朝的乌宗?哈桑,‘波’斯萨法维王朝崛起后,他们又派人来到了这里,与被奥斯曼人屡次欺凌的‘波’斯结盟共抗土耳其人。

  1569年,俄国使团抵达‘波’斯,商议共同对抗土耳其人的事宜。这个使团给‘波’斯第一次带来了来自西方的强大武器,而这正是土耳其人屡屡战胜‘波’斯人的秘诀所在:30‘门’火炮和4000枝火绳枪。

  在此之后,‘波’斯人也几次主动联络过西方世界,主要是威尼斯人和俄罗斯人,希望与这些国家一起发动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攻势,以改善‘波’斯被动的战略态势,但总是由于通讯不便或其他原因而未能成功。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当属1586年‘波’斯使节抵达莫斯科,向沙皇提出以达尔班达和巴库为酬谢,换取俄罗斯人从北面进攻土耳其人,但当时俄国境内正爆发叛‘乱’,此事便作罢。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内与‘波’斯萨法维王朝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交’往,其间更是签订了许多具有攻守同盟‘性’质的协议,但总是受限于各种困难而未能达成实质‘性’的夹击土耳其人的战略目的。

  相反,土耳其人依仗着自己在与西方常年战争中磨练出来的军队,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理念。屡屡在‘波’斯西部边境获得胜利,夺取了现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当时是‘波’斯人生活的地区),并迫使‘波’斯将首都一迁再迁,狼狈已极。[wx.l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当然以上都是老黄历了。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葡萄牙人、荷兰人以及英国人先后来到‘波’斯湾,其中葡萄牙人更是悍然占据了原臣服于‘波’斯王国的霍尔木兹酋长国百年之久,他们随后还控制了周围包括巴林、马斯喀特在内的其他地区,驱逐了‘波’斯及阿拉伯商人,垄断阿拉伯海贸易。嚣张不可一世。

  西方船只的到来为‘波’斯人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波’斯人对他们带来的火枪和大炮尤其感兴趣,因为这能够为他们军队的战斗力提供加成。‘波’斯人一直没有摆脱过奥斯曼人的‘阴’影,东北的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也一直没有放弃过‘骚’扰萨法维王朝的领土,此外他们还与莫卧儿王朝对坎大哈的归属存在着争议,因此‘波’斯人对于强化陆军的战斗力一直非常上心,并将外国人带来的武器数量与他们能够带走的‘波’斯最重要的商品――生丝――挂钩起来。

  东岸人在同行的英国人的提醒下,自然也早早备足了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两千枝火枪、五百把军刀、一百套全身铠甲、30‘门’各型火炮以及少许配套的火‘药’和炮弹。这些武器都是提供给‘波’斯的‘精’锐部队“格胡兰”的,这支军队与土耳其人的加尼沙里军团类似,以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奴隶兵为主,装备火枪大炮。战力强横,取代了以前的土库曼军事贵族(约掌握着八万骑兵),成为了萨法维王朝最为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

  吉文船长作为东岸的特派使节,在中间人、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史密斯先生的带领下,径直住到了阿巴斯港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站内。他们没在商站内等多久,很快,商站内的仆人便传来了消息:他们前往首都伊斯法罕的请求被批准了,很快就会有人来陪同他们一同出发。另外,带来的武器质量很好,格胡兰的首领很满意。并给出了五千图曼(‘波’斯货币单位,五千图曼约相当于4.5万东岸银元)的价格。按照规矩,这些费用将用‘骚’扰萨法维王朝的领土,此外他们还与莫卧儿王朝对坎大哈的归属存在着争议,因此‘波’斯人对于强化陆军的战斗力一直非常上心,并将外国人带来的武器数量与他们能够带走的‘波’斯最重要的商品――生丝――挂钩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