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双赢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戴高乐忽然想到了占领军,难道说俄国人是打算赖在德国不走了?这样的话,肢解德国禁止德国重新武装就都说得通了,原来俄国人是想驻军德国饮马莱茵河?

  戴高乐刚要试探一二,就听到李晓峰继续说道:“我认为在彻底的分解德国兵瓦解其战争机器之后,很有必要保证德国的非军事化。各国都应当在完成了上述任务之后从德国撤军,未来的德国地区将不得存在一兵一卒。这才是永远确保和平的好办法!”

  戴高乐这回真心是惊呆了,他刚才还以为俄国人是准备赖在德国不走,那样的话,等于是一柄刺刀抵在了法国的咽喉上。只要一想到红军铁甲洪流的威力,戴高乐就是夜不能寐。

  而现在某人说什么?确保德国的非军事化,要求各国在德国地区都不得驻扎一兵一卒。这个建议太符合法国的利益了,德国不得驻军,等于是为法国赢得了宝贵的缓冲地带。这让戴高乐惊奇了,如果俄国人真准备这么干,图什么呢?

  图什么?嘿嘿,表面上,李晓峰的提议是给了法国面子,表示苏联无意威胁法国,但是从实际上看。苏联也没吃什么大亏。德国不能驻军,但不代表波兰不能驻军。苏联红军的铁甲洪流完全可以摆在波兰一线么。波兰边境离法国又能有多远?也就是比历史上红军驻扎在东德远了一点而已。这一点让步算得了什么?

  再看李晓峰的提议,他可是建议所有的盟国都不得在德国地区驻扎军队,也就是历史上冷战最前线的西德防线也不复存在。完全非军事化的德国就是在裸奔。没有西德国防军,没有英国和美国驻扎在西德的大军,以苏联红军的铁甲洪流的威力和推进度,碾过去很难吗?

  而且,还要看到。以戴高乐的尿性,他会允许英国和美国在法国驻军吗?恐怕是不可能的。除了在法国构筑防线,英美也只能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构筑防线。但是这些低地国家真的适合打防御战吗?德国的闪电战也才过去三年,当年他们抗了多久?更何况,这三个国家纵深太有限了,在那里驻军恐怕除了被红军全歼就是****下海喂鱼。所以英美在这种情况下,恐怕更可能是死守大不列颠。

  也就是说李晓峰用后退一步的方式,直接将英美的大兵哥撵到大不列颠去了。在欧洲大6缺乏存在感,英国和美国对欧洲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将直线下降,这可是比在德国驻扎百万大军要给力和实惠多了。

  当然。以戴高乐的政治智慧也能猜到李晓峰打的什么盘算,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李晓峰的说法。那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提议对法国有利。

  武装德国确实可以在西欧筑起一道围墙,让德国人充当人肉盾牌消耗红色钢铁洪流的凶猛势头,为西欧国家或者说为英国和美国争取更多时间。但是说到底,不会有人相信德国会如此给力,能挡住俄国人的铁蹄。说到底西欧陷落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一旦红色钢铁洪流碾过德国,那接下来谁能挡得住?哪怕是戴高乐也不得不承认,以法国以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国力在欧洲的6地上对抗强大的红军,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说白了依然是为美国和英国争取时间而已。

  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搞法。其实等于是刀尖上的舞蹈,一旦擦枪走火后果不堪设想。与其大家一起对着瞪眼,然后互相吓唬,不如各自后退一步。双方来个眼不见为净。

  不光是因为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戴高乐看到了一种可能,如果在德国地区并没有尖锐的对抗,那美国人和英国人就没道理留在西欧大6上。而他们离开了,西欧各国将更加的自由。将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戴高乐很看重这种自主权,而且没有了英国和美国的干扰,法国在欧洲大6这一片的言权可是大大增强了。这也是重大利好不是!

  这还不是全部,既然德国已经不能成为对抗苏联的一道墙壁,那么在防范**威胁上,法国将成为欧洲大6重要的支点。那时候英国和美国多少也得对法国客气一点。可以说,法国将利于不败之地!

  在戴高乐看来,借着苏联的提议顺水推舟,既可以巩固法国摇摇欲坠的国际地位,还不会有实质性的害处,那为什么要反对。在他看来这是法国和苏联的双赢!

&e不走,那样的话,等于是一柄刺刀抵在了法国的咽喉上。只要一想到红军铁甲洪流的威力,戴高乐就是夜不能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