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会面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让美国国务卿或者是英国外交大臣跟李晓峰碰头,李晓峰又不乐意了,他虽然比托洛茨基低半头,但也绝不是一个国务卿和外交大臣就能打的。不客气地说,他对结盟问题有重大言权,甚至这个结盟能不能搞得成,得看他的脸色。而国务卿和外交大臣有这种言权?

  反正这个地位问题是弄得挺尴尬的,似乎不管怎么弄,大家都觉得尴尬。眼瞧着这个问题变成了拦路虎,李晓峰提出了一个关键性地建议:“既然作为正式的会面有众多问题无法解决,那么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面如何呢?”

  这个建议立刻就打破了僵局,正式会面确实不好弄,又要争东道主,还要论地位是否对等。那干脆就别弄这么正式,大家进行一次非正式会谈吧!反正这次会面也仅仅只是碰头接触而已。

  根据李晓峰的提议,关于谁当东道主的争论也可以结束了,既然是非正式会议,那就别去正式的场合,大家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见面就成了。那么这个地点在哪里呢?大西洋上。

  三家决定开着军舰在大西洋上找个安全的海域碰头,这样既安全又可以保密还不受干扰。于是乎在1943年1月份,李晓峰就乘坐红海军的重巡洋舰莫斯科共青团员号出海了。

  五天后,三家的舰队在百慕大附近海域碰头了。罗斯福依然是乘坐的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丘吉尔乘坐的则是伦敦号重巡洋舰。三家都选择了重巡洋舰,而不是战列舰等主力舰。

  当然。这也是有说道的,为什么不乘坐战列舰或者战巡呢?以这三家的海军实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外交场合不就是撑场面么。之所以不这么做,英美方面的原因是为了给即将进行的火炬行动做准备。宝贵的战列舰都在进行战前最后的保养和检修,为了一个仪式性的活动而打断实在划不来。

  至于李晓峰,以他的个性当然希望讲排场,但是苏联这个排场不好讲哈。其能够前往大西洋的战列舰都是清一色的德国货,而且还都是一战的老爷舰。坐他们出海恐怕更加跌份。而出动航空母舰又太夸张,所以李晓峰也只能矮子里拔将军了选重巡了。

  当然,苏联的35型重巡洋舰线条还是很漂亮的,至少比英国风的伦敦号漂亮。而且伦敦号还是1929年服役的老爷舰,在这方面莫斯科共青团员更现代化更能显现苏联的工业能力。

  对此罗斯福都深有感触,他指着伦敦号说道:“英国就像伦敦号一样正在老去,而俄国人却生机勃勃……他们将是美国未来最危险的对手!”

  三艘重巡洋舰很快就下锚了,如果从空中望去,就能看到在三艘重巡洋舰周围围了一圈的驱逐舰和轻巡洋舰,那场面还真是壮观。

  这次非正式的会面安排也很有意思。除了李晓峰之外,竟然还有一个特殊的客人——戴高乐。这位未来的法国总统乘坐一艘驱逐舰也参加了会面,只不过和那三家的“大气上档次”相比,他这个自.由法国领导人和驱逐舰座驾真心是跌份。

  当然,让戴高乐感到愤愤不平的是罗斯福对他的态度很冷淡,几乎都不愿意同他做深入的交流。这让法国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如果不是丘吉尔始终在其中斡旋,法国人真心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丘吉尔也挺奇怪,虽然他也不喜欢戴高乐那个过度骄傲的臭脾气,也认为法国确实很挫。但是他觉得自.由法国还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在未来的火炬行动中,自.由法国说不定能挥重大作用呢?

  丘吉尔所谓的重大作用,自然是瓦解北非的法**队的抵抗意志,或者干脆就让他们倒戈。如果能不费一枪一弹搞定法属摩洛哥,给戴高乐一点面子又算什么?

  李晓峰是饶有兴趣地看着自.由世界大佬们“内讧”,他对戴高乐的态度是既不热情也不冷淡,一副就事论事公事公办的架子。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戴高乐却对他印象很不错,这位未来的法国总统在日记中写道:

  “百慕大一行使我有一种紧迫感。盟国并不关心自.由法国,甚至是看低我们。美国人更像暴户一样傲慢无礼,英国人虽然竭力地拉拢为正式的会面有众多问题无法解决,那么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面如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