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交战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打!给我狠狠地打!”

  释能持端起一只sks3o兵兵乓乓的就开始射击,在他的带动下战士们也纷纷开火,与此同时对面的德军也立刻就有了反应。不过这种反应跟电视上演的不同,德国人不是迅的一个马趴,然后立刻举枪还击。

  德军没有这么不专业,他们虽然第一时间趴下了,但并没有选择原地不动,原地不动是绝对错误的,一旦你被钉死在原地,那么就算你能躲过呼啸而来的机枪子弹,过一会儿也会被迫击炮炸成碎片。所以正确的技战术动作是,先趴下,然后赶紧找隐蔽——比如弹坑、土包子什么的。实在找不到也不要着急,取出你的工兵锹开干吧,赶紧地给你丫刨一个能缩头的散兵坑比什么都强。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当然,龟缩并不是办法,这仅仅是为了站稳脚跟,接下来可不能留在原地过夜。找到了隐蔽物之后,军官和军士长们就要挥作用了,他们需要重新分配火力,并分配攻击任务,类似于:

  “三班掩护,二班攻击跃进!”

  再要么,立刻就通过电台对支援炮兵喊话:“给老子打哑敌人的机枪。快!”

  总而言之,站稳脚跟之后,需要立刻再次出击,最好是一口气冲进敌阵大杀四方。当然。后者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敌人不可能是面做的。在你想办法进攻的同时,他们也会调整防御配置。

  “机枪交替转移,做好防炮击准备!”

  如果是一战,那么机枪手们就要蛋疼了。那时候的重机枪又笨又重,动则就是一二十公斤,加上枪架和冷却水之后,全重四五十公斤是普遍现象。那时候想要转移重机枪的阵地无疑是卖苦力,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转移的可能。

  随着气冷机枪的普及,尤其是随着通用机枪的普及,这一点是大有改观。当然,在这个方面红军和德军处于同一档次,不管是pk还是mg-34,转移起来都算轻松。除非是机枪手和指挥官是白痴。或者是另一方完全没有炮火支援,否则,机枪手不太可能在一个阵地连续射击,频繁转移才是王道。

  几分钟之后,德军的迫击炮弹如约而至,猛烈的火力暂时压制住了红军,让刚刚匍匐在地的德军士兵稍微松了口气,乘着这个机会,他们可以找一个更好的掩护物,或者麻溜的挖散兵坑。因为很快。就轮到红军的炮兵反击了。

  果不其然,在德军的炮火压制还没有结束,红军的炮火也降临了,掩蔽物足够结实或者散兵坑挖好了德军士兵可以抱头缩卵并祈祷自己的运气不要太背。而那些没有找到足够结实的掩蔽物或者散兵坑没有完工的家伙,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当硝烟散尽的时候,进攻的德军有一部分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还活着的那些会扯开喉咙大喊:“医疗兵!”或者:“救命啊!”

  一般来说,这都是双方喘息的时机,大家都忙着舔舐上一次的伤口。暂时来不及照顾对面的敌人。但是释能持不是一般的指挥官,在他的命令下,连属炮兵很快再次开火,将刚刚抬起头的德国炸了一个人仰马翻。

  而这一次突袭式的炮击也让德国人措手不及,他们刚刚准备救人,结果被第二批炮弹撞了个正着,将那些刚刚站起来移动的医护人员一锅给端了。

  不光是打击了德军的医护人员,也直接打乱了德军的进攻部署,按照德军连长的要求,在“救死扶伤”之后,会立刻继续动攻击。可眼下他是做不到了。他不得不再次命令自己炮兵开火,再次进攻火力压制。

  又是一通狂轰滥炸,不过比较之下,红军的损失要轻得多,毕竟他们有坚固的工事依托,抗击打能力比野地上的德军强得多。

  释能持沿着战壕交代自己的战士,嘱咐他们做好战斗准备:“做好准备,敌人很快就要上来了!”

  和他估计得一点都不差,在第二轮炮击结束之后没多久,德军重新爬起来,一部分向前跃进,另一部分原地提供火力支援。当第一部分敌人前进百十米之后,立刻就会再次寻找掩蔽物或者再次原地挖掘散兵坑。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保全好自己,然后掩护身后的战友向前跃进。

  释能持立刻调整了部署:“机步枪压制前面的敌兵,迫击跑给我狠狠地打pp最新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