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最后的准备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鼓峰血战即将拉开序幕,虽然第59边防大队没有如历史上一样得到更多的增援,但是根据李晓峰的严令,他们对战争的准备比历史上还是要充分。£∝

  到1938年7月3日夜为止,边防部队在张鼓峰上构筑的工事基本完成。第59边防总队在张鼓峰上部署了一个特别分队,下辖三个机动排,一个重机枪排以及一个工兵排,兵力约等于一个加强连。该特别分队的指挥官是西多连科上尉,政委是扎巴夫内中尉。

  第59边防总队不光在张鼓峰部署了比历史上强得多的部队,同时也看上了与张鼓峰互为犄角的沙草峰,7月4日上午,第59边防总队官兵开上沙草峰开始构筑阵地,为避免阵地遭受日军突袭,第59边防总队还在沙草峰附近的68.8高地部署了一挺重机枪,用于给沙草峰上的友军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在另一处3o4高地部署了一个加强班,还增设了两个补充观察点。爱阅app完整内容

  与此同时,日军也在积极地开展行动,按照尾高龟藏的命令,日军渡过图们江,一个小队从西北方向,另一个小队从西南方向的147高地(位于张鼓峰和沙草峰之间,近为朝鲜将军峰)向沙草峰摸过去。

  当时沙草峰的工事建设并没有结束,只有部分哨位投入使用。这些哨位一共只有11名边防军,武器装备十分简陋,只有十支步枪,一挺dp轻机枪和手榴弹。

  透过逐渐散去的薄雾。前沿指挥官马哈林中尉现了日军的两个小队正向自己的哨位靠拢。马哈林立刻通过野战电话将情报通报给张鼓峰上的兄弟部队:“大批日军已经进入我们的国境。我们将誓死战斗到底!”

  与此同时,日军终于打响了第一枪,两个小队分别用轻机枪向沙草峰顶扫射,不过在马哈林中尉的指挥下,苏军毫不慌乱,沉着应对,直到高呼“万岁”的日军接近阵地后,他们才开始用步枪反击。

  苏联边防军人顽强地阻击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列兵亚历山大.萨维内用五子弹干掉了五个鬼子,可谓弹无虚。另一名列兵罗曼.利斯尼亚克在右臂被子弹击穿的情况下经过简单包扎,立刻就返回了战场。

  不过苏联边防军虽然作战勇猛,但毕竟人数有限,一时间陷入了被动。这一情况被张鼓峰上的友军看在了眼里,捷列什金上尉建议用张鼓峰上的重机枪去支援沙草峰。不过被边防军区政治处处长波戈达诺夫以及第59边防总队总队长格列宾尼克上校拒绝了,他们认为日军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张鼓峰,不能过早的暴露张鼓峰的火力点。一旦火力点被敌人敲掉,张鼓峰很有可能失守,那时候鬼子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到波谢特去。

  在这种情况下。格列宾尼克上校命令二线的预备队抽调两个班去支援张鼓峰,并从三线的帕克舍科里哨所再次抽调边防军补充给不算充分的预备队。

  与此同时。李晓峰也接到了日军悍然打响第一枪的情报,他立刻给nkvd边防部队下令:“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阵地,想办法将火炮运上前线,一定要消灭入侵我国境内张鼓峰北部高地敌军!”

  当然,李晓峰也清楚,仅仅靠第59边防总队是不够的,他一面召开远东红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另一面紧急电告莫斯科。同时给奉命向张鼓峰靠近的格鲁乌特战一旅下令,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度赶赴张鼓峰战场。

  李晓峰为什么会下达如此严格的命令呢?毕竟战斗才刚刚打响,沙草峰和张鼓峰都在边防军手里,而且日军的投入并不大,不计代价地往张鼓峰增兵,很可能让形势进一步恶化,这在政治上恐怕会失分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晓峰相当清楚,张鼓峰易守难攻,一旦被日军夺过去,想要将其夺回来恐怕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历史上红军的教训就摆在那里。

  后来也证明了李晓峰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此时沙草峰的形势就很糟糕了,没等增援部队抵达沙草峰,马哈林中尉带着战士们已经同扑上来的日军进行了白刃战。

  当时,马哈林中尉高呼:“为了祖国,前进!”第一个跃出战壕带领战士们进行反冲锋,战士伊万.什梅列夫和瓦西里.波兹杰耶夫相继牺牲,马哈林也很快被敌人的刺刀穿透胸膛。最终苏军仅有六人突围而出。当苏军增援部队赶到后,日军见兵力不占优势,便撤至沙草峰以西不远处进行监视,与苏军形成对峙,直至深夜。
开远东红旗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全体会议,另一面紧急电告莫斯科。同时给奉命向张鼓峰靠近的格鲁乌特战一旅下令,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度赶赴张鼓峰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