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激战(2)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铁木辛哥心底里松了口气,他也知道布柳赫尔不好糊弄,而且布柳赫尔的资历和威望太高,真要恼了,抓住他一通猛批,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而现在,不光没有受到批评,还受到了一定的表扬,这个结果不错!

  于是铁木辛哥立刻回答道:“新战术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主要归功于第一骑兵军上下对战斗的总结和集思广益,尤其是骑1师师长伊万.斯捷潘诺维奇同志在其中出力甚大……”

  这么说吧,铁木辛哥之所以会同意科涅夫的请求,除了科涅夫右面有伏罗希洛夫罩着。更主要的原因是科涅夫想出了这么一套骑兵和坦克配合的战术。这一套战术可以帮铁木辛哥挽回不少颜面。自然地铁木辛哥也就没有太多的怨念了。

  科涅夫也挺高兴,获得了想要的坦克部队,还可以光明正大的实验新战术,说实话着昂科涅夫有些兴奋,当晚,他亲自给第二天负责突击任务的坦克31团和第一骑兵团布置战术。

  按照他的布置,明天清晨将动一次规模宏大的突破作战,先由赶到战场的骑1师炮兵1oo团进行二十分钟火力准备。清扫掉日军防线的前线的铁丝网和地雷之后,坦克31团全数投入战场,力求一举突破日军的防线,在完成突破任务之后,第一骑兵团立刻跟进起纵深突击作战。

  整套战术实际上很简单,放在二战中甚至可以说显得过于单调,但这个年头,能玩好这两板斧的人都不多,甚至科涅夫本人心里头也不是特别有底。因为步炮协同他玩过,但是骑坦炮协同这真心是个全新的课题。会遇到什么麻烦谁都不知道!

  当然,科涅夫也不知道。他的这套新战术,无意中促成了红军装甲部队同日军装甲部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这次交锋将记入史册!

  天蒙蒙亮的时候,瓦西里.谢尔盖耶维奇.阿尔希波夫打了个哈欠,作为一个从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这一夜他几乎都没有合眼,不是紧张而是兴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能够有上阵杀敌的机会,能够有机会获得军人的荣誉,这实在让人兴奋!

  作为车长,兴奋中的阿尔希波夫连夜带领车组保修机器,几乎将动机和变箱全面保养了一遍,甚至还将bt-2上的37毫米火炮(因为某仙人干预,纯机枪型的bt-2和t-26被取消)都擦了两遍,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阿尔希波夫车组的状态,那就是枕戈待旦。

  四点半,当起床的哨声吹响时,阿尔希波夫几乎是立刻“逃”离了床铺,如果不是连长逼着他躺在床上,这一夜他都想在坦克上度过。囫囵吞枣一般咽下了早饭,阿尔希波夫就再一次返回了心爱的坦克,摸着这个大铁疙瘩,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涌上了阿尔希波夫心头。

  阿尔希波夫的车组出了,就在炮兵们向日军阵地倾泻弹雨的时候,他的座驾飞快的碾过茫茫草原,带着一股子一往无前的气势,冲在了连队的对前面。

  阿尔希波夫一面示意驾驶员快前进,另一面用望远镜观察着对面鬼子阵地的情况,炮击效果不错,铁丝网被一排排撂倒,日军的战壕和工事也摇摇欲坠,透过刺耳的爆炸声,阿尔希波夫似乎都听到了鬼子在惨叫。

  十几分钟之后,炮击告一段落,鬼子的阵地已经是烟雾密布,隐隐约约能看到有鬼子兵从泥土下面爬出来或者大声的呼喊着什么。对这一切阿尔希波夫并不是特别在意,杀鬼子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当红军的坦克突击群靠近到日军第七师团阵地前4oo米左右时,鬼子终于有了动静,隐蔽很精巧的土木工事里一挺挺92式重机枪开始泼子弹,阿尔希波夫时不时就能听见子弹撞击在坦克装甲上的叮当声,不过他没有盖上舱盖的意思,作为一个车长,他必须对战场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而合上舱盖之后,视野极其有限。阿尔希波夫可不想一头栽进反坦克壕或者被鬼子的步兵从侧面迂回爆菊。

  一个合格的车长就应该英勇的探出上半身,时刻观察战场上的情况,指挥自己的车组配合战友们消灭当面之敌。阿尔希波夫从来不认为自己胆小,所以面对着日军的火力,他毫无惧色地开舱指挥战斗。

  “注意,两点钟方向有日军机枪火力点,尼古拉打掉它!”

  “注意,十点方向有敌兵运动,是炸药包,是着。更主要的原因是科涅夫想出了这么一套骑兵和坦克配合的战术。这一套战术可以帮铁木辛哥挽回不少颜面。自然地铁木辛哥也就没有太多的怨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