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老托的手段(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晓峰愣住了,他有点搞不清楚克列斯廷斯基,或者说搞不清楚托洛茨基到底想干什么。你丫的如果真想支持老子的提议,那之前的态度是怎么回事?如果说你的本意就是不支持,现在干嘛又让克列斯廷斯基带话。

  托洛茨基,你究竟想干什么?

  托洛茨基想干什么其实非常简单,李晓峰的提议他可以支持也可以不支持。列宁不太同意又怎么样?列宁不同意的,他托洛茨基就不能支持了?

  说白了,托洛茨基是支持还是反对,完全取决于这个事儿对他有利还是有害。李晓峰要借着尤登尼奇的事儿图谋波罗的海三国,从长远看肯定是好事。有利于推动他的不断革命论,但是从近期看,列宁的反对也是有道理的。这种行为会严重分散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会分散精力,对眼下的战局一点儿帮助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托洛茨基肯定要慎重考虑,他不光要考虑长远利益,肯定也要考虑近期利益。而近期利益能不能和李晓峰的行动契合起来呢?他觉得是可以的。

  加里宁被召回了莫斯科,克列斯廷斯基取代了他的位置,而某人如果真要在波罗的海三国开展行动,那么彼得格勒州必然要配合。也就是说,彼得格勒州将在这次行动中充当先锋作用。再说直白一点,如果行动能取得成功,彼得格勒州领导这次行动的人,必然在功劳簿中排名靠前。

  托洛茨基本人自然是看不上这点儿功劳,但是克列斯廷斯基却需要这样的功劳。在新一届大会上,托洛茨基可是准备隆重地将克列斯廷斯基推出去,什么在中央委员会占据一个席位简直不值得一提,他要尽全力将克列斯廷斯基送进政治局,至少也要争取一个候补局委。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如今离大会开幕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在这两个月内让克列斯廷斯基狠狠地出一回风头。那谁还能反对他更进一步?更何况,李晓峰这次的行动还对不断革命论有促进作用,好上加好,你说说托洛茨基能不上心吗?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拒绝支持李晓峰,那是策略!托洛茨基太了解李晓峰了,这个小子一向是一毛不拔,计划是他想出来的。各方面的关系也是他的,自然而然,头功也得是他的。

  可是托洛茨基希望头功是克列斯廷斯基的,他自然就必须强硬地展现自己的力量。他必须让李晓峰明白,看见没有,没有我的支持。你就算再有能力、再有手段,也没有用!我托洛茨基的态度就决定了事情能不能办得成!识相的话就聪明一点,我可以考虑给你混个次功。

  让克列斯廷斯基带话也就是这个目的,因为托洛茨基知道某人很不好打交道,必须软硬兼施。不过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他有些话并没有给克列斯廷斯基交代清楚,只是叮嘱他如果某人开始表现得不太合作的时候就把那句话说出来。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克列斯廷斯基是云里雾里,不明就里的他只能紧赶慢赶登上了火车,找到了李晓峰,一番试探之后被迫说出了托洛茨基交代的话。

  实话实说,克列斯廷斯基一点儿底都没有,不知道李晓峰究竟提出了一个什么建议。当然,他知道一点,那个建议恐怕非常关键。涉及到了复杂的政治交易。

  一时间,李晓峰沉默了,克列斯廷斯基也不说话,当李晓峰再次打破沉默的时候,已经是十分钟之后,他轻松一笑道:“多谢托洛茨基同志的好意,不过我那个建议相当的不成熟。列宁同志说得很对,暂时还不是时候……”

  克列斯廷斯基傻眼了,李晓峰的反应似乎跟托洛茨基的预计完全不一样了,托洛茨基上车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这句话丢出去。某人就一定会服软,他会支持你在彼得格勒开展工作的。”

  而现在看来,支持什么是想都不用想了,看某人那冷淡的样子,恐怕不是好事吧?

  那一刻,克列斯廷斯基连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托洛茨基的馊点子会造成这么一个结果,那他肯定提都不会提。至少他跟某人有那么一点交情,刚开始某人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当然,克列斯廷斯基也对某仙人提出的那个建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什么样的建议才会让托洛茨基如此重视,又是什么样的建议才能迫使托洛茨基有那么足够的信心?实在是惹人好奇啊!

  不管克列斯廷斯基怎么侧记旁敲,怎么拐弯抹角的询问,李晓峰就是不露一丝口风,逼急了直接就说这是绝密,不能外传。他的这种态度让克列斯廷斯基愈地好奇了,他那颗心就像一口气吃了25只小老鼠——百爪挠心啊!

  问题是,火车上既没办法打电话,也没办法电报,而且就算可以,托洛茨基也不一定能接到,此时老托的装甲专列已经抵达了下诺夫哥罗德前线,正在激情四溢地给红军战士们鼓舞士气,根本就顾不了克列斯廷斯基那一头。

  一直到火车抵达了彼得格勒,当克列斯廷斯基接手党委的工作之后,才联系上了托洛茨基。

  “什么?安德烈.彼得洛维奇拒绝了?”电话接通的时候,托洛茨基也吃了一惊,他根本想不明白某人为什么会拒绝,没道理啊!

  真的没道理吗?肯定是有道理的。托洛茨基性格上的一大缺点就是太骄傲了,他的天才和才华让他有点目空一切的意思。表面上看很随和、很和蔼,似乎是平易近人。但是这些随和、和蔼都是建立在他骄傲的基础上的。对于那些不如他的人,表现出来的所谓随和其实不如说是怜悯,是聪明人对蠢笨人的可怜而已。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一个两个聪明人,很多不亚于托洛茨基的聪明人还开始某人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