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新工作(上)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所以,这个所谓的边防警察部队,虽然编制上是军的规模,实际上暂时只能落实一个旅,而且就是这个旅,所需要的经费,某仙人还需要自己掏三分之一的经费。

  当然,就算是先搞一个旅,这个规模也不小,至少李晓峰知道,指挥员上的缺口特别大,仅仅有一个罗科索夫斯基是不够的。不客气的说,此时的罗科索夫斯基还不是二战中的红军三驾马车,此一时彼一时,彼时的罗科索夫斯基是经过千锤百炼锻炼出来的帅才。而此时的罗科索夫斯基说不好听点还是初出茅庐的菜鸟。

  哪怕这位就是再天才,也无法一步登天,实话实说,罗科索夫斯基现在的能力。撑死了也就是当个营长的水平。说不定还不够格。猛地让他当旅长。那绝对超出了他能力。

  好在这个道理李晓峰是懂的,揠苗助长可是要命的,暂时得另找个有能力的人带一带罗科索夫斯基。不过这样的人才如今可是不好找。红军初建,最缺的就是军事人才,否则托洛茨基也不会打旧军官的主意。

  李晓峰同样也面临这方面的问题,甚至他比托洛茨基的处境还要糟糕,老托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管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网罗旧军官更加容易。而李晓峰的边防警察部队,怎么看都名不正言不顺,根本没法跟红军抢人。

  好在某仙人关系网大,而且作为穿越者,他不需要跟托洛茨基一样去大浪淘沙,从一开始他就把目标锁定在了最灿烂的几个名字上面。比如苏联第一批五位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和叶戈罗夫。

  不过将这五个人一网打尽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比如图哈切夫斯基早就上了托洛茨基的名单,这个人是搞不来的。再比如伏罗希洛夫,这个货就是靠斯大林的裙带关系上台的。草包一个,李晓峰看不上。

  真正值得注意的其实只有三个人。布柳赫尔、布琼尼和叶戈罗夫。这三个人中李晓峰最先排除的就是布琼尼,这位是斯大林的死党,而且军事上的能力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不算真正的军事家。

  在李晓峰看来,俄国的内战,真正表现军事天才的只有三个人——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只要请到这三个人中任意一个,边防警察部队就不需要他太操心了。

  所以这一段时间,李晓峰一直在寻找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企图将这两个人网罗在帐下。当然首选的就是那位被称为布伦同志的布柳赫尔。可惜,想法是好的,但是事情却很难办,布柳赫尔如今根本就不在彼得格勒,而是在萨马拉。

  当然,在萨马拉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李晓峰突然要人,引起了一个人的重视,这个人就是伏龙芝。之前某人要罗科索夫斯基的时候,伏龙芝就是不太情愿的,哪里都缺人啊!哪怕是罗科索夫斯基这样的菜鸟也缺!

  更何况伏龙芝太了解某仙人了,他一早就认为某人眼光很高,看上的人绝对不是庸才。布柳赫尔能被某人看上,那绝对是有原因的。所系伏龙芝一面拖延时间不放人,一面积极的了解布柳赫尔的履历。

  应该说,布柳赫尔的履历是很夺目的,至少对于布尔什维克和新生的红军来说是夺目的。布柳赫尔的出身贫寒,父亲是贫农、祖父是农奴,青年时期觉醒很早,痛恨地主和资产阶级,并因为参加激进运动,遭到过监禁。

  一战爆发后,布柳赫尔和其他穷人孩子一样,被迫入伍。不过是金子就会发光,布柳赫尔作战十分勇敢,获得过乔治十字勋章两枚,战争期间还身负重伤,差一点连小命都丢掉了。

  到了1916年3月,因为重伤致残,布柳赫尔被迫退役,只能回家当工人。在此期间,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二月革命之后,重新参军,并当选为苏维埃代表。

  到了1917年年底,布柳赫尔的军事才华开始显露,他被派往车里雅宾斯克任赤卫队政委。并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平息杜托夫叛乱。1918年初,布柳赫尔又指挥的赤卫队从反革命的哥萨克人手里解放了奥伦堡。

  在伏龙芝看来,像布柳赫尔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宝贵了,是1916年入党的“老党员”,而且家庭成分好,又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并且在领导岗位还干出了成绩。这样的人才他怎么能拱手让给李晓峰?

  于是乎,伏龙芝是二话不说就给截胡了,让李晓峰是欲哭无泪。说真的,之所以某仙人如此中意布柳赫尔,原因是老布跟中国有缘分啊!

&ems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