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燕啄皇孙(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是个武夫,久经杀阵,论心智其实并不像外表一般粗横,可对阵杀敌,是猜透敌人心理,一鼓作气击破,这听起来似乎与在朝为官使尽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大缪。

  古来不乏神将不通政治,一生苦难,后世代表人物也颇多,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出,战争与政治有紧密的关系,可也有天大的鸿沟。

  他只觉得这石头来的奇怪,众人喊得也奇怪,大家都奇奇怪怪,他干脆也不去多想,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武周一朝从她武则天还没上位便已经成了一场闹剧。

  在后世人眼中这就是一场天大的闹剧,被人议论纷纷,唐冠这个戏剧化的人物突然出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无疑又给这场闹剧增添了不少戏份。

  众人反应半天,才回过神来,迅速互望一眼后,心中恍然,原来武曌是想修明堂。

  “众位爱卿,朕得此宝图甚是欣慰,上天对朕不薄,朕也要回馈天公,保我大唐千秋万代!”

  “这...”人群中一名老者抬起头来,望向武曌,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终究没说出什么话来。

  此人便是工部尚书,他打扮斯斯文文,看起来六十岁上下,乃是明经出身,朝中进士私下大多称其为“工头张”。

  这话是褒是损,暂时卖个关子,说几个他是如何对待进士出身的新官便能看出一二。

  朝中进士入职,大多要走个四方,以学生之礼拜一拜这些大佬,当然这要刨去唐冠这个二愣子,他的确是个变数,反客为主,一朝得中状元,被踏破门槛的反而颠倒过来。

  可规矩是给大多数人定的,这老儒就敢闭门不见任何进士出身的新官,甚至说出了:“汝仗才智,吾尊贤言,何处载?”的话来。

  这话其实好懂,说的是你依仗的是小聪明,歪才做了官,而我却是依靠真材实料,谨遵圣贤之法,堂堂正正做官,我们不是一类人。

  他堂堂宰相说出这番话来,可就令不少官员义愤填膺了,是以私下很多进士官员都在编排此人,不过此人除了这一点外,倒也没得罪过什么人。

  明堂是什么,那是个建筑物,六部分工之下,比如礼部便是个杂烩部门,他什么都要管一下,可工部所辖也不单单说这个部分就是干活的,他所管的除了国家工事外,还掌军中工制,简单一句话来概括,武曌话没说完,他便觉得这事似乎要落到自己头上。

  好在武曌扫量了众人一眼,微微一笑道:“诸位暂且退下吧,朕之明堂早已心中有数,周国公何在?。”

  武承嗣闻音起身道:“臣在。”

  武曌上下打量了一眼自己这个侄子,有望了一眼不远处依然跪伏在地的唐同泰,开口道:“此事朕早已交付左右丞相打理,若有异议,向他二人奏议便可。”

  众人闻言齐齐望向武承嗣,武承嗣也是心中一喜,慌忙应是,那边程务挺见状低声冷哼一下,随即挪开目光。

  “朕乏了,大家伙散了吧。”

  “这就散了?”众人闻言一愣,这话才说了一半,竟然就这么散了,可是看到武曌竟然自顾自得重新登上圣辇,众人也只好拜了一下,随即纷纷离去。

  那边依旧跪伏在地的唐同泰见状心中一急,自己这还没着落呢,这一路走来端的艰辛,可他却不敢开口说话,只能目睹武曌驾辇离去。

  好在他正心急火燎之时,身侧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起来吧,你这次倒是立功了。”

  唐同泰闻音转过头来,见到万公公竟然还没离去,慌忙上前道:“那我...”

  “随我来领赏吧,记住,那人说了以后不想在见到你在长安。”

  唐同泰闻音先是一喜,而后心中一凛,慌忙点头道:“小人明白,小人明白。”

  万公公见状微微点头,眼底闪过一丝细不可查寒光,当即转身,唐同泰紧随其后,此时已经夕阳西下,在暮色中两人渐行渐远。

  而业已折回的圣辇上,武曌手中依然把玩着那颗石头。

  “呵,两位哥哥,你们的儿子对朕可是有用的紧呐,不枉朕为你们洗衣做饭那么多年!”

  武曌轻声喃喃,本来被视若珍宝的小石头比随意的收入袖中,摇摇晃晃中武曌望着远方,若有所思......(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