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喧闹诺奖,安静制霸(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和彼世相似,稍微关注文艺圈的网友都知道,诺贝尔和奥斯卡并称中国文艺界两大痛,不知多少文艺创作者为此呕心沥血,前赴后继,他们采用归纳分析法,认真研究两奖的特征、风格,总结出“三大特征,八个要注意”,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严格遵守,个个牢记,希望被那些评委们认可,宛如小学生对那朵小红花的渴望。

  “他对自己的定位倒是很清晰,不过,这么年轻就能有这种自知之明,也是难得了,等以后年纪再大点,名利心再淡点,大彻大悟,潜心创作,说不定真有可能攻下诺贝尔这块处女地。”

  冯主席说完,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接道。

  “趁年轻忙着赚钱,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如果能得奖,赚钱不是更容易吗,如果说年轻人好名利,诺贝尔作为文学界最高的奖项,岂不是一个作家的最大名,他到底在想什么?”

  “没这么简单,”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窥破玄机般地微笑道:“从之前种种消息来看,那个柳敬亭脑子可是好使得很,依我看,他这次拒绝被推荐可能有这么两个考虑,其一,他作品一旦被推荐,甚至提名,但最后却没有得奖,这种结果无疑会给他努力塑造的完美偶像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得不偿失;其二,如果拒绝的消息传出去,那就是柳敬亭拒绝诺贝尔,自古以来。个人对抗官方从来都是吸引眼球的大新闻,在舆论上也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如果他再稍假辞色地斥责两句奖项设定的不公正。对诺贝尔的倾向性问题发表一下看法,基本能将一个有骨气、有个性的少年天才作家形象塑造得举世闻名。”

  “如果得奖了再拒绝,不是更有力度?”

  “这就涉及到第一个问题了,拒绝被推荐,是把一切不利影响的可能扼杀在摇篮中,这也符合他一人斗黄河的气质。(www.wx.l)”

  “古庸生单枪挑黄河,莫之余被迫隐退”事件在网络上已经定了性。是一次以弱胜强的维权正义战役,但是在这些作协成员,特别是跟黄河文艺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老作家们的眼里。古庸生做那些事纯粹是处于话题炒作,是为了求名。

  这个网络逐渐普及,信息逐渐爆炸的时代,因为年龄差距产生的代沟愈发深刻。在老一代作家眼里。年轻畅销书作者都是一群作品幼稚、矫揉造作、只擅长炒作、懂个屁写作的无知小儿。

  相反的,新兴的年轻一代作者认为那些传统老作家,统统是老顽固,他们所有的批评,都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嫉妒,他们是心里想畅销,但又抹不开脸面的典型代表,他们是互相吹捧。彼此发奖状玩耍的可怜虫。

  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事实的发展也果真应了那位中年作家的预言,柳敬亭拒绝诺贝尔提名的事情很快传到网上。并以三人成虎、意料之中的姿态发展为“柳敬亭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同样不出意料的是,网上的言论果然是一水的赞美。

  “不愧是柳敬亭,放眼整个世界,有几个作家能有这种气魄!”

  “有骨气!有个性!我喜欢!”

  “古大威武,诺贝尔文学奖,哪凉快待哪去吧。”

&eemsp; 相反的,新兴的年轻一代作者认为那些传统老作家,统统是老顽固,他们所有的批评,都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嫉妒,他们是心里想畅销,但又抹不开脸面的典型代表,他们是互相吹捧。彼此发奖状玩耍的可怜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