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禅的奥妙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推动着。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这一时代的人们,往往感觉到,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

  事实上,人们也逐渐地觉察到这一危机,也曾设想了许多补救的办法,社会哲学家,也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虽是改善了一部份,但对整个泛滥的洪流,似乎也无济于事。

  禅,这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

  一旦在修行之道上挥了作用,那么人们梦寐以求的顿悟并非只是偶然性的出现。

  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地说,它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

  他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有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他说:“吃茶去!”吃饭、洗钵、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凡圣相通的。

  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

  何谓禅?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

  什么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的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然。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机;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悟道的禅师,不是我们想象中枯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而且更具幽默感。

  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因此,纵横上下,随机应化。象春风甘霖一般地滋润世间;有时具威严。

  有时也至为幽默,这正是禅门教化的特色。

  ……

  玄机比丘尼,参访雪峰禅师。雪峰问她:

  “从何处来?”

  “从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

  如果日出,早这溶却雪峰。这是说我若悟道,则盛名必将雪峰禅师掩盖,哪需来向你请教?

  雪峰又问:“叫什么名字?”

  “玄机!”

  “日织几何?”

  “寸丝不挂!”

  雪峰心想,你真有这个本事吗?随口说道:

  “汝袈裟拖地了!”

  这时玄机猛然回头,雪峰大笑说:

  “好一个寸丝不挂!”

  太监鱼朝恩,权震当朝,一日,问药山禅师:“《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请问什么是黑风?”

  禅师并未正面回答,只是不客气直呼:“鱼朝恩!你这呆子,问此何为?”鱼朝恩听了勃然变色,正要大怒,药山禅师笑道:“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了!”

  灵圳禅师参访归宗禅师,问道:“如何是佛?”

  归宗禅师说:“不可语汝,汝不信;汝若信,过来吾告汝!”

  然后细声贴耳地告诉他:“汝即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