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一朝败落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宣德皇帝朱瞻基龙颜震怒,御史弹劾成国公府十二条罪名,什么贪婪无度,‘私’德不修,盘剥小民,家奴仗势胡作非为,强取民‘妇’,谋财害命等等。

  刑部议了抄监斩后的罪名,好在上百万两的银子,朱家砸锅卖铁的凑出来五十万两。萧氏不顾儿子的反对,强行从朱巧巧那边提取了二十万两,加上各大公侯伯家纷纷帮忙,勉强给补上了。

  徐灏和张辅等人进宫代为求情。皇帝下旨抄家,朱勇即刻发往边疆效力。实际经营那些银庄的朱勇妻子,自觉无颜见人,夜里畏罪自尽了。

  总之国公的爵位没了,不过可以由朱勇的长子隔代继承,这是徐灏等功勋贵族的底线。绝对不容破坏。

  朱勇没有涉及谋反,文臣也不想和徐灏等功勋为敌,朱瞻基顺势收回了朱家的铁卷丹书。

  由此徐灏从一位‘胸’怀家国天下之人,转变成了只顾一己之‘私’的封建贵族,全不顾世家‘门’阀渐渐坐大,将来会变成阻碍国家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对徐灏而言,年纪大了还有什么看不透的?他现在也在追求国家强盛,因为国家繁荣昌盛,自己的后代才会安享富贵。至于黎民百姓的福祉?对不住,心安理得享受家仆服‘侍’、民脂民膏的徐三老爷早就不屑一顾了。

  刑部和锦衣卫奉命抄没朱家,数百人将所有的财物搜出来,开了单子,将箱笼等贴上了封条。哪怕朱家砸锅卖铁,抄出来的数目仍然不下二十万两银子,更别提各人提前转移出去的财货了。

  刑部‘侍’郎为之暗暗乍舌,因受了张辅之托没有放声。看单子上没有任何犯禁之物,命人将朱家大部分的宅邸都封了,限三日内搬走,只保留了正宅和内‘花’园。

  转眼间富贵到头,朱太太和诸位姨娘大哭特哭,有的甚至哭得昏了过去。树倒猢狲散,朱姓族人携家带口的一哄而散,各找生路去了。

  家族一朝败落,心灰意冷的朱家太太叹道:“如今咱家也养不起这些人了,愿意留的留下,愿意散的就散吧。”

  如此凄惨的场面,两代姨娘纷纷流下伤感的眼泪,实则谁没有几个小钱钱放在外头?除了朱勇的几个小妾迫不得已外,大多没心思留在朱家受苦守寡了。

  她们嘴上不说,朱家太太焉能看不出来?这地步也顾不得维护亡夫和亡子的体面,不然关着这老些心怀不满的娘们,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于是把姨娘们叫过来,允许她们自行择嫁或自谋生路,老太太心里还期盼着出现奇迹呢。结果包括朱软‘玉’的生母陆氏在内,十几个‘妇’人毫不犹豫的跪下磕了头,带着贴身丫鬟和下人家,连夜离去。

  一心追求幸福的陆氏连闺‘女’都不要了,也是既然曾经和下人通-‘奸’过,早他娘的看开了。

  倒是朱蕊珠的母亲不愿离去,还有一个小妾苏氏,老太太知道她二人素来心肠好。见苏氏不住哭泣,遂含着泪点了头,又吩咐把所有下人的‘花’名册拿来,问谁愿意遣散?结果大部分下人打算远走高飞。

  最终只剩下了十几个大丫头,管家小厮等也只剩下了二十几个,曾经煊赫一时,偌大的一个成国公府,立时不像个大家了,深感对不住丈夫的朱家太太悲伤了一夜。

  没过几天,不想留在金陵的朱家太太,命全家打点所剩无几的行李,雇了一艘大船,准备返回老家去了。

  朱勇去了边疆,次子朱魁受此打击没了‘精’神。因而请求徐府派人护送回乡,萧氏一口应允,派了徐海带人过去打理一切,徐灏则不动声‘色’的为朱家准备田产地产。'x118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