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世纪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现在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希腊就是神话传说,因为古希腊早已湮灭无存了,这和中国对三皇五帝的描述很相似。古罗马则相当于中国的夏商,都是强大统一的奴隶王朝,都是贵族辅助国王统治天下,凭借强大的军队征服四方。

  现如今的欧洲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徐灏怎么看怎么和周朝很相像,当然不同的是周朝是汉人组成,文化得到了完整继承,而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蛮族入侵,罗马文化几乎被完全毁灭。

  相同的是日耳曼民族融合了罗马和基督教的残留文明,演变到了半封建的分封制,法国公鸡的祖宗和周朝一样采取封邑制度,把土地赐予手下的贵族,贵族赐给骑士,骑士批给了农奴。

  小国林立封建领主到处都是,由此造成了几个世纪的混乱,不和春秋时期很像么?

  徐灏的猜想自然是主观上的猜测,但结论却能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他的想法,中国文化最璀璨的时代毫无疑问乃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成就无可否认,连年战争对于思想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因竞争的促进太大了。

  接下来的欧洲列强会开启文化复兴运动,科学思想呈现爆炸式的展,如果把春秋战国时代推迟到了明朝?

  想到这儿徐灏哑然失笑,把胡思乱想抛到了脑后,那位横死异乡的埃森特确实是英国人,更确切的是英格兰人,英法百年战争进入了二十年的停战协定期间,所以他才跑到了威尼斯闲逛,出于对东方的憧憬和上帝的指示,不远万里跑来送死。

  徐灏最关心的黑死病已经大面积的爆完了,横扫整个欧洲,百花写下了死亡人口不计其数,为此英法两国被迫停战十年。

  现在法国貌似占了上风,所以英国无奈再一次签了停战协定,只剩下了五个海港,圣女贞德似乎还未出生,百花不知道这位女神的事迹。也就是说,百年战争打到了一半时间。

  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南方有自成一国的威尼斯等城市联邦,北方有罗马教皇统治下的教皇国,境内大体上保持着繁荣稳定,也沿袭了罗马帝国以来的文明,可谓是欧洲的文化摇篮,文艺复兴的起源地。

  如果派出一支万人的火枪队,毁灭了意大利,不知道能不能改写历史?比如意大利的哥白尼、伽利略,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等一长串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时下威尼斯和米兰、佛罗伦萨的人口达到了十万,已经算是欧洲屈一指的大城市了,放在明朝不过三四线城市。百花说巴黎的人口,因为驻军的需要有将近十八万军民。

  人口最多的城市是西西里岛的巴勒莫,以及南欧等温暖富庶的地区,远离战乱,居民应该过了二十五万,可是阿拉伯人占到了很大比例,奥斯曼对这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风俗习惯也更像是中东世界。

  西欧的中心地带日益向巴黎倾斜,因为教皇国就和任何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一样,刻板深沉没有生趣,远没有巴黎贵族对于奢侈的专研和挥霍,流传出来闻名后世的法兰西宫廷礼仪,以及能掩盖体臭的香水业。

  但是海峡对面的英格兰人却十分瞧不起邻居,底气是五十年来军事上的辉煌胜利,伦敦市民以他们的伦敦城为骄傲,认为它光芒四射,是整个欧洲的中心,尽管人口只有可怜的三万左右。

  百花的描述和徐灏知道的差不多,伦敦城内狭小肮脏,是一个臭气熏天,每天都会生火灾的地方,大多数民居是木头房子,彼此紧挨着彼此,没有真正的街道,道路崎岖不平,遍布人的粪便和牲畜的排泄物。

  整个城市只有一条下水道系统,据说没有公厕,不分男女老幼随意在街上大小便,这方面远比不上欧洲大6,起码罗马时期就出现了公厕。

  总的来说,徐灏认为现在的欧洲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国王的命令没什么约束力,封建领主像模拟游戏一样的努力经营着自己的领地,商人自形成了商业习惯,以处理货币与货币的交换,债务与破产,契约等商业纠纷。

  有些城市处于最愚昧的奴隶制,比如北欧等一些地区,像部落多过像一个国家,有的则像威尼斯一样成为了商人共和国,许许多多的城市希望摆脱掉横征暴敛的教会或国王等封建领主,希望拥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

  大多数人是贵族的农奴,市民的传统则自是源自罗马帝国,徐灏暗暗感慨,混乱才能催生出次序。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