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2 植保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相比医学院校相对过得滋润的医学生物工程而言来说,农大的生物专业更坑,生物和植保这俩专业的难兄难弟们到了毕业估计早哭得没力气再抱头痛哭了。

  这俩专业,不考研基本上没人要。真考研,那往往也只会咬牙考本专业以外的专业,要是一意孤行的在火坑里还接着往深处钻,就算研究生毕业了想要就业,找工作的艰辛仍然会让你分分钟感叹怀才不遇。

  生物如此,学植保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胖子就有一个在读农林大植保专业的一个朋友,听他说过:不管是哪里开大型的农业展览,就相当于给全国各地农大的植保专业开校友会——只要去参展,基本上多少总能看到一些应届、往届的校友。

  可以说植保这专业的学生毕业了,要么转行要么公考,剩下的男生大半都跑去卖农药了。至于女生,就算想卖农药都没人愿意要,所以毕业后真正从事跟本专业相关的真算得上凤毛麟角。

  所以这就出现了很无奈的现象:想招人的地方求贤若渴而不得,学相关专业的毕业了找不到工作。

  啥,你说让这些人下基层就行了,你自己肯不肯去做?

  总不能指望那些学子,一个月拿那么千八百块钱的工资还满腔热情地燃烧青春吧。甚至有时候就这一两千块钱还得被扣,被压个一年半载的,你让人家怎么活!

  所以,分配的不合理,国家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现状,这也注定这专业同样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这样想着,徐毅也有了点想法——渠道的事情其实还是可以慢慢解决。

  果树栽培虽然不至于说“十年树木”这么夸张,尤其现在基本上都是栽种的嫁接苗,基本上养护到位,一两年就能见到效益。甚至还有像枣子这类奇葩的栽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

  但是再怎样,这果树的盛果期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达到的,在这之前自己应该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不过这技术方面,自己就得尽早想办法解决才行。毕竟这东西自己没基础,想学也得及早才行。临时抱佛脚的话,只怕真的事倍功半了。

  只要销路、技术这两方面的问题都能解决好了,其他的问题即便是资金也未必是多大的问题,毕竟自己有这空间在,总有办法解决的。至于别的方面,那就更就不是个事儿,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慢慢解决。

  养殖方面这样的问题同样突出,甚至还有个问题就是养殖业对资金的占用更高。

  尤其是对于渠道和市场信息的前瞻性掌握也很必要,要不然哪怕诸事顺利也可能临出栏时,市场垮掉,那也难免亏得底儿掉。

  更何况对于养殖业来说,这疾病防控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就算人多了凑在一起也容易生病,更何况不管是生存条件还是饮食条件更差的禽畜。

  那么多的禽畜扎堆儿一块儿,一场病下来搞不好来个全灭也不无可能,就连老话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所以,想要在这方面突破,也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甚至比对于渠道和资金的需求更高。

  要不然不管投入多少,万一防疫工作出现纰漏,那就根本没机会等到市场的检验。一场疫病,绝对能坑得你连本金都收不回来,彻底被淘汰出局。

  徐毅当然也没笨到光想着自己去学,他也想了如果自己有钱,那应该可以找到真正的专家。不过这年头,有些专家也被叫做砖家,就连教授也可能只是叫兽。而且不排除哪怕自己肯花钱,也未必能找得到跟救火队一样随叫随到的专家。

  如此想来,自己学习这方面的能力好处就很明显了。

  一来自己能有相应方面的技能,自己学有所成,自然可以想办法解决。

  就算自己真的本事不到家,解决不了,又或者没在家,远水解不了近渴,那求学过程中认识的业内人士自然也可以求助一二。要是这些人都搞不定,那这问题估计真的解决不了了。

  有专业基础,有人际交往,再良莠不分地找错人,那就真的只能怪自己眼瞎。

  徐毅也就打定主意,等着手头最近的事情忙得差不多,生意也上了正轨,自己干脆就花钱去隔壁申请个业余的植保专业的成教来读。

  当然成教存在的意义导致这样的教学内容肯定是短平快,两三年就完事儿了,一般而言教材、课时之类的全都有缩水的问题。这样的学历明面上国家都承认,实际上也只是对于在职人员职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