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章 河南王 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安,下起了小雪。

  纷纷扬扬,染白了整座城市。

  在义宁坊中,矗立一座巍峨府邸。朱红色的大门,在夜色中格外醒目。门上台阶积有一层雪花,气死风灯笼在风中摇曳不停,似是合着寒风舞动。

  门匾上,黑底金字,写着醒目的‘窦府’二字。

  李渊的车仗在窦府门外停下,自有侍卫上前,叩击门环。

  这座窦府的主人,名叫窦抗,也算是李渊的妻兄。窦抗是窦荣定的儿子,虽和已故的窦夫人不属一房,但关系倒也不错。当年窦抗坐镇幽州时,时常会和驻守楼烦的李渊联系,彼此交往密切。

  而且,窦抗的儿子窦诞,同时也是李渊的女婿。

  这也就给两家的关系,更加紧密。不过,在李渊登基之后,窦抗就变得不再关注朝政。他喜欢饮酒,故而终曰醉生梦死。李渊虽然劝说几次,却都无法令窦抗改变主意。最后也只好由着窦抗去,不再过问。其实,李渊很清楚窦抗这样做的用意。所谓功成身退,所谓韬光养晦,大概也就是这种状况。

  只是,若有什么心烦的事情,李渊还是会去请教窦抗。

  在李渊看来,窦抗始终都是一个极其睿智的人……

  不过,由于李渊来的突然,窦抗又喝醉了。李渊很无奈,只好坐在书房里,陪着熟醉的窦抗,自言自语不停。

  “窦兄,朕如今真的很头疼。

  我原本希望借此机会,能让玉娃儿知难而退,将来也好予以安排。可谁知道,这孩子居然真的做到了……不但牵制住了王世充的兵马,更在河北大败窦建德,还顺手干掉了破野头一家。

  如此一来,阖朝堂上下,竟似无人能压制住他。

  他手握河南,又有平定河北之功劳……朕原想令二郎统兵,以压制他的威望,没想到,洛阳尤未攻取,这河北却先平定下来。人常言,狡兔尽,走狗烹……朕不想做那无情无义之人。但那孩子的威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如今整个长安,都在讨论他的事情,朕如何能心安?”

  卧榻上,窦抗吧唧吧唧嘴巴,翻了个身,继续酣睡。

  李渊上前为窦抗盖好了毯子,长叹一声,继续说:“孝基战死,朕心实痛。

  本该好生对待玉娃儿,可是这孩子却太不知道进退。他这么大的功劳,朕又该如何安置呢?”

  是啊,李言庆的功劳太显赫,显赫到李渊都生出忌惮之心。

  窦抗含含糊糊的吐出一句,“你家的事情,休要呱噪。”

  那声音很小,而且似是说醉话。

  可在李渊听来,却不由得一振……

  “窦兄,那你说,玉娃儿可有异心?”

  “傻子才拼命!”

  李渊心里很清楚,窦抗似醉实醒,自己说的这些话,他肯定是听得一清二楚。

  之所以装醉,是因为他不愿意再卷入朝堂上的纠纷之中。至于原因,李渊也明白。说起来,窦抗的母亲,还是杨广的姑姑。可即便如此,杨广登基之后,对窦抗的打压,至今仍记忆犹新。

  其实,杨广打压的何止窦抗一人?

  李渊不也是皇亲国戚?他的母亲,还是独孤太后的姐姐,可是杨广打压起来,照样是毫无顾忌。

  言庆是个聪明人,焉能不晓得自己的想法?

  可他却依旧没有半点犹豫,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做的更加出色。

  如果他心里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说不得会有所忌惮。但也正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所以才会如此的放开手脚吧。

  就如同窦抗所言:傻子才会那么拼命!

  李言庆是傻子吗?

  李渊想到这里,不由得笑了。

  也许,他真是个傻子!

  想到这里,李渊的心也随之豁然开朗起来,对言庆曰后的安排,也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他拍了拍窦抗的身子,起身走出书房,离开了窦府。

  就在李渊走出书房的一刹那,窦抗猛然睁开紧闭的双眸,看着门外,许久后,幽幽一声长叹。

  这帝王家事,还是少掺和为好……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