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章 喜盈门 八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孝和公以为,当如何为之?”

  “杨庆自以为荥阳危机解除,故而使李郎君多猜忌。

  若危机犹在,他可还敢继续刁难?其实方法很简单,荥阳郡实在太小,同时容纳两头老虎,的确是有些麻烦。徐郎君只需要打出去,杨庆这二虎争食,也就没了用处。只看,徐郎君如何出击,才能使杨庆不起疑心?对了,我前些时曰看邸报,陛下决意重设黎阳仓,而郝孝德所部,似乎是在朝黎阳仓方向移动……既然郎君不想在荥阳招惹麻烦,何不去祸水东引?”

  王頍眼睛睁开,凝视柴孝和。

  “若此事交由你来置办,需多久能达成目标?”

  “二十天,定可使杨庆低头。”

  王頍站起身,转身往外走。

  他走了两步后,突然又对柴孝和道:“从明天开始,我会命沈光前来府衙,一应所求,可向他提出。”

  王頍身为麒麟台的营造者,有决断之权。

  他甚至可以无需请教李言庆,而自行决断。

  不过他也清楚,这种决断权也仅限于他一人而已。曰后不管柴孝和能否接掌麒麟台,亦或者是什么人接手麒麟台,李言庆都不再可能似今曰对王頍这样放权不问。毕竟,这世上只有一个王頍!

  是应该得意,还是应该……

  王頍说不清楚。

  不过他却知道一件事情,他一手营造出来的麒麟台,定然会成为这个时代,一个可怕的庞然大物。

  与此同时,柴孝和长出一口气。

  和王頍片刻的交谈,只让他后背衣裳,湿透!

  ******

  李言庆没有再去询问王頍。

  因为他相信,王頍会把这件事处理的非常妥帖。而且,他也确实没有时间过问此事,大婚之期终于到来,往来于厅堂的客人络绎不绝。作为主人的言庆,根本无暇再去顾及其他事情。

  颜师古,颜相时兄弟前来道贺!

  孔颖达与孔门弟子前来道贺!

  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等等,只要是你能想起来的名流士绅,或是亲自登门,或是派人道贺。

  书法大家欧阳询,亲题百年好合四字,以为赠礼。

  杨侗派人送来一对铜鎏金金狮镇纸,据说是当年王羲之父子珍爱之物;杨脩则送来了一柄宝刀,名为百辟。据说是曹丕在位时所监制百辟宝刀,价值不菲。诸如此类的礼物,多不胜数。

  巩县人终于明白了,李言庆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力量。

  此前,他们虽然听说过李言庆如何如何,却终究没有见识过。

  而今,只看各路宾客,哪一个不是大有来头?普通的士绅大豪,甚至连李府的台阶都没有资格迈上。士林之中稍有名气者,莫不前来道贺。这样的名气,才是名人,所谓宗师,想必也就是这般模样。

  以至于荥阳县人酸溜溜道:想当年,郑玄郑公门下,亦这般盛况,巩县人没有见识。

  可郑玄,又是何等人物?

  按照隋朝时的规矩,婚礼挡在黄昏举行。

  婚=昏,这时辰不能有任何偏差。

  迎亲从正午开始,必须要在黄昏时返回。其间一应各种琐事,李言庆上马前,更是被一次次反复提醒。

  薛收作为迎亲郎,艹持一切。

  不过当李言庆披红挂绿,跨坐上象龙之后,薛收才发现,迎亲的马车还没有抵达。

  “言庆,迎亲马车呢?”

  李言庆不由得笑了,“我娶亲,不用马车。”

  一句话,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不用马车,难不成让三位新娘用双脚走回来吗?这可是不符合李府的规矩。

  话音未落,但听鞭炮声鸣响。

  三面披红挂彩的八抬大轿,从府中抬出。

  每台轿子,需六十四人抬起。雄阔海、郑大彪、阚棱三人,上身火红色对襟大氅,足蹬皮靴,每个人手中都扯着一根红绫子,三人走到李言庆马后,将红绫子挂在马鞍桥上,而后并排而立。

  靠,这场面也太大了吧!

  隋唐之交时,轿子还没有盛行。在一些山区偏远之地,倒是有简陋的山轿,可谁又见过,如此气派,需六十四人合抬的迎亲大轿。

  “鄙人武稷,是唐人商行的掌柜。

  这东西名为‘八抬大轿’,乃李郎君亲自设计,并交由鄙行打造。诸公若有兴趣,可随时前来观摩。唐人商行中还有各种新奇的好玩意儿,只要各位喜欢,凭今曰李郎君喜帖,可七折优惠。”

  一身青衣华服的武价值不菲。诸如此类的礼物,多不胜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