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章 喜盈门 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言庆一怔,立刻明白了杜如晦所说的是那个人。他脱口而出,“老杜所言,莫非薛大郎?”

  “正是!”

  杜如晦道:“薛大郎生父薛大家,是第一个慧眼识人,看重了祖君彦的才华。后来先帝虽不用他,薛大家也常给予资助。若说祖君彦生平最感激什么人的话,非薛大家莫属。若薛大郎去,他焉能不降?”

  言庆深以为然,“可薛大郎回毫丘坞堡,如今可不在这边啊。”

  “他回毫丘作甚?”

  “此前我不是说过,要为他置办产业吗?正好巩县有一大户,因这两年战乱不息,盗匪肆虐,故而折了本钱,手中缺少周转。马三宝找到他,把他在城外的一个田庄盘了下来,正好赠与大郎。

  你也知道,老薛那人是个怎生傲气的姓子。

  他暂居毫丘,也是无奈。如今有了庄子,自然急着搬家……我估计他去毫丘,就是准备此事。”

  “那找他去!”

  杜如晦极为不满,“大战方止,百废俱修。我这些曰子忙的头昏脑胀,他却跑去毫丘清闲?不成,得把他拉回来,我正好还要找他商议事情……言庆,此事就交由你来处置,赶快让他回来。”

  李言庆不禁笑了!

  “如此,我就走一趟吧。”

  他站起身,把花名册合上,沉吟一下后道:“你告诉一下无忌,让他陪我一起去毫丘走一遭。

  裴姑姑她们过来已有月余,我竟未能得空前去探望。正好无忌也许久未曾探家,正可同行。”

  杜如晦,欣然答应。

  “花名册且留在这边,待我从毫丘回来,再与你商议。”

  言庆说罢,也算是结束了此次的交谈。

  杜如晦点头,和李言庆告辞。

  送走杜如晦之后,李言庆开始盘算起来。

  这次黑石关大捷之后,巩县至少会迎来短暂的太平辰光。不过,最迟至秋收时节,必定狼烟再起。到那时候,自己想必也坐上讨捕使的位子,一应班底,也该准备作出一些调整才是。

  黑石府这边,到不需要太多动作。

  即使是自己不在黑石关,杜如晦也能很好的处理各项事务。

  费青奴战死,苏邕的年纪也大了……战事结束之后,苏邕就曾流露出想要休息的想法,似乎不愿再继续留在黑石关。想想也是,黑石关作为东都最后一道屏障,勾连荥阳南北要冲,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这边的战事太过于频繁,也着实辛苦和危险。而且苏邕练兵是一把好手,独创三角阵,可谓威力无穷。只是姓子略显柔和,临战之时,难以担当起太大责任。

  于是,李言庆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苏邕的名字,并在他的名字后面,注上‘巩县尉’三个字。

  也许这个职务,更适合于苏邕吧。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这巩县尉的品秩,要低于黑石府兵曹一个级别。

  哈,倒也正符合了军队转地方必须降低一个级别使用的规定……巩县尉的工作相对轻松,而且每个月七天练兵,也可以使苏邕的才能不至于浪费。最重要的是,降职苏邕,暗合李言庆的计划。

  想到这里,言庆对苏邕的安排,已经拿定了主意。

  可苏邕调走的话,黑石府别将、兵曹同时空缺,也是个麻烦。

  好在言庆很快想想到了合适的人选。罗士信勇冠三军,武艺高强,正是别将合适的人选。而且罗士信曾在张须佗帐下效力,对于兵事也不算陌生。此次黑石关大捷,罗士信又连连建功。先是山湾击败秦琼,后有白石渡大败单雄信。后来又伏击巨木营,功劳也已经足够。

  姚懿也可以出任兵曹之职,想来同样不至于令人反对。

  他本就是官宦子弟,在朝中也有自己的关系,而且又有文采,交友也多,兵马纯熟,可引两石硬弓,在马上左右开弓……恩,姚懿出任兵曹,的确是最合适不过,可以这样安排。

  可是言庆很快就发现,这辅官好寻,基层军官却难处理。

  罗士信和姚懿本为校尉,他二人升官之后,这校尉可就出了空缺。

  黑石府现如今兵力大增,至少可以安排三千人。即便是按照满员五百计算,也需要六个校尉。

  这个人选,可不好寻找……不行的话,回头再看一看战功报表,从中择优取之吧。

  黑石关的事情安排好,那讨捕使又如何安排?

  讨捕使的幕僚,和军府完全分离。言庆已经想好了,可以把长孙无忌和薛收拉进来。如果薛收能说降祖君彦的话,那再加上许敬宗等人,这文职班底,也就算是组建完备。武官方面,王伏宝应该能算上一个。但单凭王伏宝一个人,明显人手不足。雄阔海阚棱郑大彪三个人,可以偶尔让他们角色扮演一下。可要他们出任正式武官,恐怕这能力,还不足胜任。

  人才,人才啊!

  李言庆不禁暗自苦笑,轻轻拍了拍额头。

  早知如此,就该留住裴行俨和苏定方,也不至于造成现在的局面。

  “言庆,你找我?”

  长孙无忌迈步走进来,正好看见言庆拍打额头,疑惑问道:“怎么,出了什么棘手的事情吗?”

  “哦,倒也不是!”

  李言庆站起身,把书案上的名单收好。

  “走吧。”

  “去哪儿?”

  “当然是去毫丘……你有多久没有回去过了?”

  长孙无忌咧嘴呵呵笑道:“黑石关之战开始,就没回家看过。”

  “既然如此,咱们一起去一趟。裴姑姑和翠云来这边,我到现在都没有去探望过一次。顺道再把薛大郎找回来,然后我也要回家看看……他娘的,自打李逆闹事,我也很久没回去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