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一章 驱虎吞狼乎?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业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曰,翟让领军八万,兵发牛渚口。

  自金堤关被攻取之后,翟让撤退时,将金堤关城关卷洞彻底摧毁,也使得这座数百年的雄关,名存实亡。于是乎,牛渚口就变成了虎牢关最前沿的阵地,同时也虎牢关唯一的屏障。

  张须陀才得胜而归没多久,又怎可能畏惧翟让?

  先前连番大胜,也使得张须陀对瓦岗军,多了一分轻视之心。

  如今翟让找上门来,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退却。毕竟这一次他背靠荥阳,无需担心粮草辎重,更可以放手一搏。

  不过,在出战之前,张须陀还是打听了一下李密的消息。

  李言庆派人送信给他,在信中说:李密狡诈如狐,凶残如豺狼。将军乃世间英雄,自然无所畏惧。可是要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果将军出战,还请多多留意一下,李密动向。

  其实,不论李密在不在,张须陀都不可能退让。

  但既然言庆提醒他,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张须陀还是派人打听了一下,结果得知李密并未出现,心里就更加无惧。

  双方在通济渠西岸的板渚交锋,战斗极其惨烈。

  翟让在兵力上占居了绝对的优势,而张须佗则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更是毫不畏惧。八风营展开,瓦岗军出击。从正午一直杀到傍晚,只杀得通济渠河水变成红色,尸殍遍野,血漂樯橹。

  最终,瓦岗军抵挡不住凶悍的八风营。

  在损兵折将后,全军溃败。翟让率部逃窜,张须陀又岂能让他溜走?

  此时,大获全胜的八风营,上上下下充满了决胜信念。张须陀更忘记了言庆在信中提到:穷寇莫追。

  从板渚一直追击到大海寺,眼见翟让就要被生擒活捉。

  突然间,从大海寺两旁的树林中,杀出两支人马,将八风营拦腰截断。荥阳的八风营,虽则悍勇,可毕竟比不得张须陀在齐郡时组建而成的八风营训练有素。齐郡的八风营,那是身经百战的骁勇之师,自大业八年开始,不晓得和山东流寇交锋多少次,早已练得遇乱不慌。

  可荥阳的八风营,自组建到出击,不足两个月。

  而经历的战斗,也不过寥寥数次。大胜时,可勇猛向前;一旦遭遇危险,就会立刻乱了阵脚。

  与此同时,翟让又折兵而回,加入战局。

  八风营只抵抗了片刻光景,就变得溃不成军。张须陀本来已经杀出重围,却发现他从齐郡带来的八百亲兵,被瓦岗军围困,于是又杀回去,想要把亲随救出。可进去容易,再想杀出去,就难喽!瓦岗军层层围堵拦截,张须陀身中十数箭……若非罗士信拼死解救,只怕会当场战死。

  但即便是从重围中杀出,张须陀也是身受重伤,败回虎牢。

  临终前,他叮嘱罗士信,让罗士信带着幸存下来的五百亲兵,往巩县投靠李言庆。并在当天夜里,重伤不治……****

  李言庆看着眼前披麻戴孝的罗士信,说不出是悲是喜。

  悲的是,张须陀就这么死了!喜的却是,张须陀临死之前,竟把罗士信托付给他,多多少少出乎他的预料。

  不可否认,言庆对张须陀麾下的秦、罗非常有爱。

  只是张须陀对这二人也很看重,言庆自然也不能强人所难。如今,这罗士信居然自动送上门来,加之张须佗的遗嘱摆在那里,李言庆又焉能放过这员猛将。不过在脸上,言庆自然不会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他坐在主位上,拿起摆放在长案上的赤茎白羽箭,眉头紧锁一起。

  乍看上去,这似乎和普通的利矢没有区别。

  但放在手中,却能感受到,这支利矢的分量。它比隋军制式箭矢略重三分,而且也长两寸。

  使用这种箭矢的人,当是一个能拉开两石,乃至于三石强弓的高手。

  不过箭镞上带有血迹,并且呈现出一种乌蒙蒙的颜色。一般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解释,两个字:毒箭!

  “张通守,就是被这支毒箭所杀?”

  李言庆抬起头,沉声问道。

  罗士信语带颤音,“大海寺遇袭,张将军身中十七箭。大胜时,可勇猛向前;一旦遭遇危险,就会立刻乱了阵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