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学士 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巩县,乃至于整个荥阳郡,已经能算得上是一方豪强。特别是在巩县,李言庆虽然身无官位,却又至高权力。他可以自由出入县府,甚至不需要通禀。见官不必参拜,地方官员,也无权审问缉拿。

  如此权力,使他可以凌驾于县府之上。

  加之他开设麒麟馆,编修圣贤注,文名之响亮,已有人称其为士林宗师。

  李淳风就算是再厉害,如今也不过是个垂髻童子。李言庆如果急急忙忙的去见李淳风,定然会引起他人的关注。这么一个人物,李言庆可不打算轻易放过。他要寻找机会,才能名正言顺的见李淳风。而现在,机会来了……他途经霍山,探访一下赵希谯袁天罡,谁也说不出什么。

  毕竟,这青龙观,可是李言庆名下的产业。

  在青龙观外下马,李言庆迈步走上台阶,叩响大门。

  “谁啊?”

  道观中传来稚嫩的声音,紧跟着大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相貌清秀的道童。他年纪也就是十三四的模样,个头略有些偏矮,体型也显得瘦小,好像是发育不良。一双澄亮明眸,好奇的向李言庆看去。

  “师父不在家,施主若是有事,请改曰再来。”

  李言庆眼睛一眯,手指道童说:“你是李淳风?”

  “你是谁,为何知道我的名字?”

  果然是他!

  李言庆呵呵一笑,“我是谁,先不告诉你。我听说,你喜好天文算数,阴阳之学。那我就考校你一下,能不能算出,我是谁?”

  李淳风瞪大了眼睛,凝视李言庆半晌。

  突然笑道:“原来是恩主登门,您是鹅公子,对不对?”

  李言庆从未见过李淳风,而且这几年来,也是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麒麟馆开馆时,他作为主办人,曾出现过一次。被封巩县男的时候,也曾摆过一次流水席。不过那时候,李淳风还没有来,自然不可能见过李言庆。此后,李言庆大都是在山上守孝,虽偶尔出山,也是为了去牛渚口、或者荥阳拜访朋友,匆匆来,匆匆回,见过他的人,可说屈指可数。

  “咦,你居然算出来了?”

  李淳风笑道:“这可不是什么阴阳之术,不过是小道猜出来而已。

  公子器宇不凡,见我之后,既知我名,想来是认识我师父。我听赵师伯说过,鹅公子曾转战高句丽,带回二十四虎卫,更有黑白双煞随行。公子随从,皆虎狼之士,而且黑白醒目,小道即便是没有见过公子,也能猜出端倪。”

  他笑嘻嘻,手指李言庆身后。

  言庆这才醒悟过来,连连点头。

  “小道长,你师父和赵道长,去了何处?”

  李淳风说:“今天是薛公子和道信法师在麒麟馆中论道。师父和赵师伯得了邀请,前去观礼。”

  “那你为何不去?”

  “我也想去,只是前两曰功课未曾做好,师父罚我在观中抄写《步三罡六记经》百遍……小道才抄写了六十余次,所以无法前去观礼。”

  薛收是个典型的儒家士子,而且河东薛氏,也是少有不重并修之法的世胄家族。薛氏门风,以儒学为主,辅以兵学六韬。故而薛氏族人,有学识渊博的名士,也有征战天下的将军,可是从未有过玄学大家。

  而道信得禅宗三祖僧璨衣钵,佛法精深。

  心缘寺和麒麟馆距离又不甚远,所以彼此间交流也颇多。

  薛收和道信之间的儒佛之争,已经持续一载。每月十五,两人都会在麒麟馆的论经台上进行争辩。渐渐的,这场儒佛之争,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李言庆当然知道这经筵盛会。一开始薛收和道信争执的时候,房玄龄还写信,让言庆对此多留意。不过李言庆却不在意,甚至暗中推波助澜。如此一来,这儒佛之争,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连远在成都的法顺大师,也派人前来参与。

  法顺派人前来,儒家学子,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emsp水席。不过那时候,李淳风还没有来,自然不可能见过李言庆。此后,李言庆大都是在山上守孝,虽偶尔出山,也是为了去牛渚口、或者荥阳拜访朋友,匆匆来,匆匆回,见过他的人,可说屈指可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