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章 江淮第一悍匪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杨广往下看去,渐渐的,那张阴郁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似乎有不少人希望能被收录其中啊。”

  这圣贤注主要是收录自春秋战国以来,圣贤事迹。被列为第一篇的圣贤,就是孔丘孔圣人。

  如此一来,许多本在一旁,想看笑话的世胄子弟,开始动心了。

  若能把自家祖上列入圣贤注,岂不是一种光大门楣的做法?李言庆已经和洛阳洛浦书馆立下文约,《圣贤注》共分为春秋篇、战国篇,秦楚篇、两汉篇以及两晋篇。两晋之后,不予评注。然则世胄大族,大都起源于两汉魏晋年代,若能名列其中,也算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于是乎,洛阳缙绅世胄,纷纷蠢蠢欲动。

  同时,麒麟馆会在来年开春,编撰《歼妄注》,同样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将历朝歼妄评点。

  主编者,正是李言庆本人。

  其首篇歼妄,就是少正卯。言庆的言辞极其犀利,对少正卯做出严厉批判。

  这也让许多洛阳士绅,心惊肉跳。谁家不出几个败类,万一被人家列入歼妄,那可丢死人了!

  杨广看罢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最喜欢看朝中那些世胄狼狈模样,一想到那些人为了避免列入歼妄注,恐怕会费尽心思。

  “这狂生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杨广想了想,对萧皇后说:“李言庆编撰此两本书,实大善之事。朝廷当予以勉励,就将百花谷周遭两千顷土地,一柄赏赐给他。让元文都从库府中拨款十万贯,以资助李言庆修书。”

  “陛下圣明。”

  “对了,荥阳郡郡守,可曾确定下来?”

  “侗儿说,尚未有定论。”

  “既然如此,就让杨庆接手荥阳郡守之职吧。”

  杨庆,是杨广的族弟,杨坚堂弟杨弘的儿子。此人姓情文弱,爱好风月……萧皇后倒也没有什么意见,点头称是。杨广心情大好,当晚就留宿于宫中,直至第二曰晌午,才返回正殿。

  与此同时,萧皇后一封书信,也以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

  一连数曰的好天气,给这寒冷冬季,平添许多暖意。

  荥阳郡内的粥棚,陆陆续续开始架设。一开始,只是李言庆一人艹办,但不久后,郑仁基听说了消息,立刻派人送来钱粮,表示愿意加入其中,行此善事。郑家之后,又有荥阳潘氏,管城崔氏、巩县尹氏,纷纷共襄善举。

  数家豪门插手,使得这粥棚迅速普及起来。

  正如王頍所言,杨玄感叛乱虽然已经被平息,可因这场叛乱而带来的恶劣影响,才刚刚开始。

  大批田地遭遇破坏,大批百姓流离失所。

  在短短一个冬天,洛阳治下百万人口,荥阳郡八十万人口,颍川郡八十万人口,一下子就缩减了三分之一。二百六十万的三分之一,绝对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随着这样计算有些不太准确,但是仅荥阳郡一地,就出现十余万流民,极大的增加了河洛地区的治安难度。

  李言庆联手荥阳各大世胄,设立粥棚,虽无法改变流民状况,却能给荥阳带来相对的稳定。

  由于这件事是由李言庆一手艹办,这李大善人的名号,随之在荥阳郡传递开来。

  不过,李言庆却无暇顾及这些。

  十二月初八,他带着雄阔海和阚棱,赶奔荥阳县sp; 杨庆,是杨广的族弟,杨坚堂弟杨弘的儿子。此人姓情文弱,爱好风月……萧皇后倒也没有什么意见,点头称是。杨广心情大好,当晚就留宿于宫中,直至第二曰晌午,才返回正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