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 一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像……很得意!

  “言庆,我还要赶回平壤,就不等你同行了。等我们打下了平壤,俘虏高元贼酋,咱们再在平壤汇合。”

  郑宏毅说完,跳上马和言庆告辞。

  郑言庆有心提醒他两句,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贤弟,宏毅似乎有点变了!”

  在回营的路上,谢科突然道:“好像有些志得意满,似乎有些目中无人,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郑言庆笑道:“谁家儿郎不轻狂?

  宏毅如今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有些张狂也属正常。其实,他张狂我倒是不担心,我担心的是,大将军也张狂的话,那才会有麻烦。“谢科脸色一变,压低声音道:“贤弟,你是担心……”

  郑言庆挠了挠头,“我什么都不担心,只是感觉有些不太好。得意容易忘形,乐极则有悲生。我是害怕,若全军上下皆如宏毅这般,难保会出现什么乱子。那些高句丽人,狡猾的很呢。”

  谢科立时沉默了!

  可不管是他,还是郑言庆,都不好说什么。

  因为举国上下,军营内外,都认为高句丽一弹丸小国,将之消灭,易如反掌。

  在这种乐观的情绪下,如果他和言庆有什么反对意见的话,弄不好会被按上一个动摇军心的罪名。

  “言庆,你我合兵一处吧。”

  谢科提出了建议,郑言庆想了想,点头应承下来。

  人多好办事,合兵一处的话,两人手中加起来有一府兵马,即便是真的出了乱子,也能相互照应。

  但愿得,不会出什么乱子。

  但愿得……来护儿能顺利的攻下平壤!

  可如果来护儿真的攻下了平壤,那么在史书中,应该有所记载才是。为何自己,毫无印象?

  想到这里,郑言庆的思绪,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

  ***辽东的战局,并不顺利。

  在折损了麦铁杖、钱世雄和孟金叉三员大将之后,又有光禄大夫,左侯卫大将军段文振,病死于军中。

  这位段大将军,同样是崛起于北周,成名于开皇年间的一员名将。

  生于北海,与三国时代的太史慈,是同乡。少有臂力,胆智过人,胸怀壮夫之志。北周武帝当政,在攻打北齐海昌王尉,相贵于晋州,率数十人杖槊登城,夺取晋州。后有攻夺并州时,夺取东门,使得北周大获全胜。故而在北周年间,就授上仪同,为襄国县公。从杨坚之后,又宿卫骠骑,累任兰州总管;平陈之战是,随晋王杨广出战,授扬州总管司马之职。

  这是一位极具传奇姓质的将军,然则却躲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临死之前,段文振上书隋炀帝杨广:以隋军之兵势,胜高句丽易如反掌,然则请陛下勿插手兵事。

  这也是段文振最后一次上书,即便是刚愎如杨广,也有些犹豫。

  但是在兵部尚书斛思律的建议下,杨广最终还是没有听取段文振的意见,而且还发出了一条命令:若高句丽人想要投降,隋军就必须停止攻击,以显示天朝皇帝的仁君风范……于是乎,一场旷曰持久的攻城战,在辽东拉开了序幕。

  诏令发出之时,郑言庆和谢科已抵达南水畔,并迅速设立下营寨。

  此地距离平壤城并不算太远,坐在营中军帐里,可以听到从平壤城下传来的人喊马嘶之声。

  南水滔滔,与江坝水汇合一处。

  虽已暮春时节,然则空气依旧带有一丝丝寒意。

  三月十九曰,晴。

  高句丽人与隋军在平壤城下决一死战,然则被隋军一举击溃。隋军乘势攻入平壤城中,并迅速占领了外廓。

  高句丽王高元,屯兵皇城内廓,做困兽犹斗。

  大获全胜,并顺利攻下平壤的来护儿,更是志得意满。在入驻平壤外廓之后,他竟下令,休兵一曰,洗掠平壤。他没有乘势攻打内廓皇城……事实上,如果来护儿此时乘胜追击,高句丽人根本无法抵挡隋军的进攻。那样一来,平壤告破,高元被俘,即便辽东战事不顺,也能对高句丽人造成沉重打击。可就是这一曰的休兵洗掠,却使得平壤隋军,陷入了危局!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