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云梦文会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时一个灰衣清秀男子起身,对着首座的鼎尚先生揖礼道:“鼎尚先生,学生岳州马修,字执严,心中有言,还请先生评判。”

  鼎尚先生也不多言,直接做了个请的动作,马修直接走到中间,揖礼四周道:“小生不才,寒窗十余载,心中有感,就先抛砖引玉了。”

  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国乃万家之所聚,家是百姓之所居,一国之中首要便是人,先人曾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之荣辱,系于其百姓身上,若人人皆可修其身,明道理,家自然和睦,国自然兴旺,天下自然太平。于此,吾等读书人当以清竹先生为目标,立教化万民之志。如此,国家将清明昌盛。此小生观点,还请诸君不吝赐教。”

  说完,再次揖礼,便回到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周围的人此刻也是议论纷纷,不少人纷纷点头,鼎尚先生见没人说话,便开口道:“执严之说,甚为有理,由上至下,及至个人,可谓语简但意无穷,最后以教化万民为点睛之笔,表其凌云志向,不错,此论尚可,诸位还有他言论否?”

  有了马修的论述,接下来岳州的才子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其间妙语连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将文会推到高潮。

  “鼎尚先生,学生柳恪,字文澜,有一言,想让先生评判。”柳恪的起身,让所有人的目光聚集了过来,作为文坛双星之一的柳恪,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柳恪起身,走到中间,对四周揖礼,随后左手负于背后,开口道:“恪以为国家之兴衰,系于民生安稳,民生安稳,则万民安定;万民安定,则国安定;国安定,则吾等读书人才能于此畅谈心中所想,以期未来一展抱负,务农者才能安心务农,充实谷仓,工匠才能潜心研究工艺,改进器械,商人才能行走四方,带动贸易。就像江河之中,君王为舟,万民作水,万民安稳则舟船平稳,万民怨沸则惊涛骇浪,顷刻间舟船倾覆。本朝文皇帝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民可铸就一个国家,也可倾覆一个国家。恪以为,吾等读书人,当心系万民,上谏君王,匡扶社稷,下行效治,稳安民心。至此万里国土海晏河清,如此国家当繁荣昌盛。”

  “那何为民生安稳?”鼎尚先生问道。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为民生安稳。”柳恪回道。

  “何为上谏君王?”鼎尚先生继续问道

  “匡正朝纲,直言不惧,纠正君王过失。”

  “那何为下行效治?”鼎尚先生继续问道。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发展农业,鼓励匠人改进工艺,鼓励国家贸易,普及教育。先从一个乡开始,再到县,再到州,再到各道,最后范及全国,倾百年之力,必成我大唐万世之基业。”

  此时的柳恪,神采飞扬,眼神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光芒。看着场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柳恪,带有一种难以言语的魅力,李念君此刻也是芳心暗动,这便是娘亲说的那位柳公子,真的很厉害。

  场中一片寂静,柳恪的答案让众才子为之倾倒,“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阵清脆的掌声响起,原来是鼎尚先生起身鼓掌,众人也纷纷随之起身鼓掌。

  “很好,”鼎尚先生抚掌大笑,甚是高兴,“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那欧阳致远我早已见过,确是不凡,现在又见到你,很不错,有这样的后生,大唐之福。”

  “学生只是一番浅见,先生谬赞了。”柳恪谦虚道。

  鼎尚先生正色道:“谦虚没错,但不必过谦,人要活的开明自在,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明白吗?”

  柳恪揖礼道:“学生受教。”

  鼎尚先生大悦:“好,好,孺子可教。”

  场内一片其乐融融,唯独吕易此刻心中满是愤恨。这一次白鹿书院院长清竹先生洛箪将在长安考核天下才子,收亲传弟子。要知道洛箪的正式弟子,除了鼎尚先生,另个一就是当今圣上李弘。现在又公开考核收徒,天下读书人无不想一试,若是君此刻也是芳心暗动,这便是娘亲说的那位柳公子,真的很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