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书圣草圣齐上身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惜如此多的奇妙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却不多,如果把他们的监控录像全部移植,然后把他们各自的代表作重复写出来,那将是何等美妙的一件事?

  张东又是遗憾又是兴奋。

  尽管有了这样的打算,但每次只能移植一人的监控录像,必须得有先有后。

  该最先移植哪个书法名家的监控录像呢?

  张东几乎对全部书法名家的书法都爱不释手,哪个都不想放弃,但他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再次细细研究,最后他选出了两人。

  第一个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所书写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他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有“书圣”美誉。

  第二人就是张旭。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

  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

  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

  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张旭每当灵感到来,就把宣纸铺在地上,用长发作毛笔,直书狂草,犹如醉酒当歌,是那样的洒脱自在。

  在他的狂草书法作品中,精到的笔法对书法形式和点线运动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有“书圣”美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