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蜀道行军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璟坐在一张桌案后,他正在批阅各地文牒,桌案上已摆了厚厚一叠重要文牒,尽管刘璟已经尽量放权,但一些重大事情还是需要他来决策。

  刘璟在占领益州后,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用‘蜀人治蜀地,北人管中央’的治理方略,各郡太守和县令基本上都用蜀人。

  而原本的荆州牧和益州牧都虚化了,有名无实,架空了权力,重新成立骠骑将军府,将徐庶、贾诩、司马懿等实权人物移到骠骑将军府,掌管荆、益两州大权,这就是他们的中央朝廷。

  然后骠骑府实行两府制,冬天在成都公务,夏天在襄阳治府,这样就保证了两州的平衡,而军权则由骠骑将军府牢牢掌控,各地可拥有不超过千人的郡兵,这种新的权力架构,便可以适应并入益州后的疆域扩大。

  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州牧,吴司马有要事求见!”

  “请他进来!”

  片刻,吴懿将一名报信兵领进了大帐,吴懿跪坐下来,行一礼笑道:“州牧,是汉中有紧急信件送来!”

  刘璟放下了手中之笔,“什么事?”

  报信兵跪下行一拜礼,取出一份赵云的信件呈上,“这是赵将军送来的急信,事关三辅局势!”

  刘璟一直在关注关中局势,他连忙接过信,打开看了一遍,信中说马超以私通曹军之罪杀了韩遂,并将其人头送各营示众。

  刘璟叹了口气,命人把报信兵带去休息,这才对旁边尹黙和吴懿道:“马超无智,中了曹操离间之计,十部联军本是用一条线系紧,现在去其一,其余九部还可能再捆得住吗?内患已生,去日不多,最多一个月,马超必败!”

  吴懿点点头,“由此看来,州牧不进兵关中确实是明智之举,而且关中不像汉中,可以一战而平,我们需要做长期作战的准备。”

  刘璟很看重吴懿,吴懿不仅能带兵打仗,同时谋略也很厉害,不愧是巴蜀的军师,只可惜刘璋才宠信黄权,不听吴懿之计,在关键时刻还把吴懿派去汉中,最后导致灭国。

  刘璟却重用吴懿,他封赵云为汉中都督,执掌汉中三万军队,但同时又封吴懿为都督祭酒,协助赵云掌管军务,为赵云之副,法正为长史,主管政务,这次吴懿便是去汉中上任的路上。

  吴懿也是深为庆幸自己跟随了刘璟这样的主公,刘璟在文官方面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又肯放手权力,让治下群臣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也赢得了臣下的忠诚。

  另一方面对军队则是赏罚分明,军纪森严,恩威并施,将军队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轻徭薄赋,鼓励贸易,发展经济,又以身作则,崇尚简朴,能和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民心和军心,这样的人,才是争夺天下的雄主。

  吴懿总是喜欢把刘璋和刘璟对比,每对比一次,就感叹一次,相比之下,刘璋何其之昏庸懦弱,正是遇到刘璟这样的明主,才使包括吴懿在内的巴蜀广大贤臣良将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光明,才使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干劲,一洗从前的倾轧内斗,都全心全意辅佐刘璟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奋斗。

  想到这,吴懿又笑道:“微臣还有一个建议,州牧不妨考虑一下。”

  “司马请说!”

  “微臣这段时间和蜀中大臣们聊天时,都常常说到关中,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州牧不妨公开征集‘平三辅策’,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是用一条线系紧,现在去其一,其余九部还可能再捆得住吗?内患已生,去日不多,最多一个月,马超必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