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B级任务很简单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日晚上,祝彪前后斩杀了两个金环胡将,整个塞墙的胡人才有了崩溃的迹象。最后,不足千人的胡骑趁着夜色逃进了大草原中……

  祝彪完成了任务。

  整个塞墙都堆满了血肉,次日、后日,整整两天时间的清理,找到了九千具胡人死尸。

  汉军也有两千多人的死伤,其中战死者超过一半,陷阵营削减到六百二十三人,还是连同重伤员。高燮、呼延庆两部损失俞千人,死伤两成之多,但还没伤到筋骨。

  祝忠、陈孟仁一路追杀了百多里,砍掉了四百多人脑壳。进入大草原以来,作战主力本该是他们骑兵的。但厮杀到现在。却是步兵当家了。这如何能让心高气傲的骑兵们受服!

  带着人头转回出云口北端的祝忠、陈孟仁纷纷向祝彪请命,请战两部突入大草原。

  但被祝彪否了。

  他被胡人连连反常的举动给搅得有些迷糊了,胡人先是筑成,后是据城死拼,他们想干嘛?

  祝彪可从没想过胡人要给自己人争取时间!他虽有继续血洗草原的打算,但首次任务还是经营出云口,站稳脚后,时间也到了盛夏,草长水丰。再出兵扫荡不迟。且此次出兵只有三万步骑,骑兵更仅占一半,根本没想到这样的实力也能在正面作战中让乌维驮感觉到危机!

  却哪里又知道,自己在草原上早就坏够了名头。当初摩诃髪以屠戮著称,可跟祝彪手上的人命一比。小巫见大巫也。

  ===================分割线=========================

  北疆,博州。

  自从天下诸王起反以来,唐王就成了大周朝廷的重点打击对象。谁让他是第一个呢!

  而且唐王与夏王结盟,对天京城内的大周中央也极为不利。

  两者若真同心协力,把矛头指向中央。只需要合力向西北地扫荡,切断中央与并州等州郡的联系,中央就会直接折断下一臂。

  或许并州等地依旧可以在唐夏两军的打击下支撑上三五年。甚至乐观的看,能把并州等西北地看做是朝廷嵌在唐夏两王间的一个大钉子,会牵制、吸引到数以百万计的叛军,但如此也远比不上西北诸州给朝廷中央带来的税赋、物资等益处。对朝廷眼下的威信更是一记深重打击。

  所以。于情于理,唐王都成了自己二哥的重点打击目标。

  他在德州的弋阳、纪郡、福隆等三郡已经完全丢去,地盘已退到了临近幽州的博州。

  就在祝彪为胡人突然间的战术改变而嘀咕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唐王两支大军已经找好了准备。打望着对面的敌军跃跃欲试。

  作为以吸引注意力为主的一次行动,石渊、上官仁清两部兵马虽然没有特意的去隐藏形迹。却也披上了一层让人看不透的外衣。

  周军隐伏的密探再是去努力,在石、上官二人光明正大的遮掩下,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探听的明白。而时间也不允许他们继续详细探听,因为作为先第一击,东路军石渊部此刻已经出击在即。

  “梦龙,祝你此战马到成功!”江岸,石渊自率一班属将前来相送楼船将军刘梦龙。如果说这次战局的第一炮是石渊带领的东路军的话,那么出去的第一颗炮弹就是刘梦龙所部万余水军。

  他们不需要在陆地上与周军厚战,只需攻其一点,虚张声势引得目标周军来援就行。

  随着德州大战的落幕,唐军不仅丢了德州三郡,更把博州的第一大江——平江,东南十七县丢的干干净净。

  党世魁挥兵七十余万,狭大胜之威寇入博州,要石渊、上官仁清靠着三十来万败阵之军寸土不让,那实非明智之举。

  唐王需要应对的周军并不止党世魁这一支,唐军最需要巩固的地方也不是博州正南这一方向,无论是西面并州的威胁,还是东面青州的威胁都更让唐王吃紧,唐军主力正在东西两面战场上,能挤给石渊、上官仁清前后六十多万兵马依然难能可贵了。

  不过是党世魁凶悍,在两边军马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是连战连胜,胜多而败少,这才使得唐军南面战局如此不利。

  整个平江纵横七百里,与博州之名的由来一样,平江之名也是由实而衍化的。而德州西北部的大山尽头开始算起,到平江的终点,汇入北疆最大的河流——昌河,沿途三四百里防线唐军需要步步为营,沿江驻兵防御。

  党世魁是没必要将手中兵力沿江撒开的。他摆出的是‘开’,沿江两道单薄的防线,总兵屯于其后。

  两道防线兵虽少,却能起到预警的作用,更能掩护着身后的主力。党世魁是时刻不忘突破掉这平江钉子,会牵制、吸引到数以百万计的叛军,但如此也远比不上西北诸州给朝廷中央带来的税赋、物资等益处。对朝廷眼下的威信更是一记深重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