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堂堂阵战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凌俊内心的忐忑更加激烈了。祝彪这样的百战名将会自寻死路吗?那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既然如此,他拿三万人来进攻自己四万大军,目的何在呢?凌俊思前想后,不得要领,所以他心里在打鼓。

  十万周军,八万余步甲,一万五千骑兵,两千凌俊亲兵。

  “传令骑兵一部,出击——”试探虚实。

  “诺!”令旗立刻摇旗。

  五千骑兵象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澎湃,铺天盖地,挟带着满天的烟尘和风雷,一路呼号咆哮杀出,声势也是惊人的。

  祝彪立即命令大军停下。

  “擂鼓……”

  “传令陆通营做好掩护。弓弩兵准备射击。”

  祝彪的命令被一道道的传达了下去,战鼓兵,令旗兵,传令兵象翻飞的蝴蝶一样忙碌起来。

  州治一战中缴获的槁橹被陆通摆在了最前面,两丈三尺长的拒马枪架在了槁橹上。

  陆通营有五千人,个个身披重甲。阵幅二百五十步,两百人一列,共二十五列。

  冒一看是一个很简单的矩形阵列,但这个矩形阵列除了前五排是横列建制的,余下的二十列,可都是竖着成建制的。

  祝彪潜江之战大胜之后立刻用一千金购买了一个阵图,训练到今日一日不歇。州治之战,初试锋芒,今日之战,才是真正的考验。

  因为这个军阵在中国战争史上地位虽然崇高,却是寡兵小阵,所应用到的战争实例也多是敌我几千人或是至多一两万人的搏杀,那样规模的战争中战果、敌我比例是极其惊人的。但是放到大军团搏杀战中,效果还会那样好吗?

  那个阵法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但在远程打击上也有着绝对的缺陷。所以祝彪真不敢大刺刺的就拿出来用。州治一战上,他也只是把其应用到近战搏杀战的时候,效果确实是很好的。小队军士搏杀,战果显著。

  这一次,风险更大,祝彪也只能冒一次更大的险了。

  “咯吱,咯吱……”一张张强弓被拉开。弓弦绷紧,弓臂发出扭曲的声响。

  在五千人的正中间,五列横队,一千步弓手就是陆通营所有的远程打击力量。

  20%的配重比例并不高,但是若这一千步弓手,手持的长弓全是一石五斗以上的强弓,那就绝对惊人了。

  长弓是步弓的统一称呼,就好比短弓代表着骑弓。

  标准的制作材料都是一水儿的柘木。大周已经三十年太平了,武备充足。全是一等一的制材。而因为这个时代与地球的不同,中原军中长弓的最低拉力也都是从一石开始起,如中国唐宋时候的六斗弓、八斗弓等等是根本不会出现在军中的。

  一石二斗力为硬弓,一石五斗力至两石力,为强弓。两石再往上的长弓就不可能再普及到广大军中了。那样的力道。只有武将和武林高手才能拉的动。

  因为弓臂中衬垫了动物的角和筋,所以这种弓的强度和韧性都非常之好,射程最远可达三百步。一石的长弓,射程也能在一百五十步到一百八十步之间,有效杀伤百二十步距离,在此范围中威力是很不俗的。

  军队步弓手的配置一般都有定式的规矩,有不少麻烦事。首先它需要特定工具才能使用。因为张弓吃力。弓兵在挽弓的时候需要戴扳指,将扳指套在拇指上才能勾弦,另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上也要套上以皮革制作的指套。以防止损伤手指。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配备大量的弓弦和箭矢。强弓的挽力极大,弓弦损耗自也大。并且针对射击对象的不同。箭杆、箭镞的尺寸、形状、重量都不同,因此各种各样的箭枝必须专门制造。

  一般来说。就是白羽箭、雕翎箭两大类。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因为就是最最普通的雕翎箭也有着绝强的杀伤力和破甲效应。

  使用一张长弓,它的保养和配套耗费远较刀枪盾牌兵来的大。而强弓就更彪也只能冒一次更大的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