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两边都在干什么?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祝帅尽可施展!”永兴宋军扣除掉六万步骑后,就只剩下了三万来军队,宋王心中如何没有疑虑,但是他更明白,自己唯一的希望还是要记挂在祝彪身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他很清楚。

  “谢大王!”祝彪精神一震,宋王果然对自己报以厚望,这样的相信自己。既然如此,那就拼一把又如何。

  当晚歇息不说,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八日清晨,六万步骑徐徐开出了永兴城北上临河。

  “嗒嗒嗒……”

  十八日夜,细雨如期而至。祝彪披着蓑衣巡视了宿营地后,并没有立刻回帐中歇息,而是仰望漆黑的夜空,这场雨来的好啊,这场雨后劲足啊!

  感觉告诉他,明天的天气依旧是‘雨’,还是中雨。

  夜里,哗哗的倾盆大雨下了好一阵,然后雨势逐渐消弱,当减弱到中雨档次时,就再也不动了。

  “祝帅好厉害,竟然能看得出今夜有雨,宿营特意寻找在高地。”一夜里,本来有些低迷不振的士气改变了,从64、65,一跃升到70。

  “哈哈,为将者知天时晓地理,何奇之有?”

  到天明时候,披着蓑衣来请见祝彪的刘卓都忍不住为此感叹,祝彪如此的装逼了一句。心底里暗暗道:“如不是这几天下雨,我才不会先寻晋军的麻烦呢!”

  就是因为下雨,因为宋晋两军间有临水这道分割线,祝彪才想着先来北面找一找机会。

  已经是盛夏了,雨水充沛,临水水量必然暴涨。如果晋军真的把二十万大军堆到临水边,难说真就没一点一击破敌的机会……

  六万步骑在泥泞中行军,二十一日赶到临水边。祝彪看那临水果然河面暴涨,流量大增。而对岸的晋军,颇有些出乎预料,据张楠汇报,这些日子来斥候看到了一股又一股的晋军汇入临河郡城,但就是没有一部开到临水边的。

  祝彪闻言眉头大皱,这是为何?晋军明明集结了部队却按兵不动,难道他们不怕自己先修理已然杀到永兴的泗州军?

  如此五日的相持后,十万泗州军在夏侯慕彦的带领下真的杀到永兴城下了。此夏侯慕言者,夏侯德超之孙也。

  “严密监视临水方向宋军动静,其余的,按计划行事!”永兴城外,上次晋军攻城的一切痕迹都似乎被铲平了。但是不要紧,夏侯慕彦有‘计划’。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拥兵六万,虎踞临水南畔的祝彪。

  经过上一回的开州之战,现在谁还敢真的瞧不起这个北汉小国来的小将?那是在找死!

  血淋淋的事实是祝彪最好的明证,一场大捷接着一场胜利,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所以,此次重整旗鼓再来战的朝廷军马,改变了先前的策略,何必非要与祝彪拼个你是我活呢?泄掉祝彪军的锐气,然后釜底抽薪才是正途。

  祝彪打仗再厉害他也改变不了自己是汉人,不是中原人这一事实,只要宋王消停了,祝彪就是坐拥百万大军,那也是水上青萍,无根也。

  或许日后唐王正式出山亮相的时候,他依旧会是朝廷难啃的一只硬骨头,但是就宋王,就开州而言,他还不足为‘道’。

  “大帅,泗州军布置一万人在郡城以北区域,以防止我军的突袭。然后九万大军三面包围了永兴王城,放开了北门。现在正在挖掘沟壕,赶制、转运各种攻城器具……”

  “下去吧!”祝彪手指敲着帅案,泗州军的法子是晋军的老套路,只不过围三缺一从南门转移到北门了。

  可总体上朝廷一方军马的路线祝彪依旧看不清。难道临河郡的二十万大军就是来跟自己耗得吗?

  “祝帅。何不派出几支短小精锐,过河偷袭晋军哨所,以试探其动静?”张楠提议道。大军如此的‘对峙’着,让他内心实在是没谱。

  他这样的提议,不是真的为试探晋军的动静,而是实在憋得受不了了,想要‘爆发’一次。不管怎么样,‘杀敌’总比平坐着好吧?

  “那好。张将军可在军中挑选三千精锐,自主行动。两日内,要中间河段的这五个哨所全部拔除。”

  “但如遇到晋军的大部队,不可浪战力敌。要知机而返,保存实力为要。”

  “末将领命。”张楠兴奋的抱拳道。

  两日后,张楠不仅把临水北岸中段的五个哨所扫荡干净,更向内挺进五十里,连吃了晋军七支巡逻地,近千人军力。

  郑国雄看着地图皱眉了,祝彪这是想干什么?举兵杀过来吗?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