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斗将‘三国’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提郡城这边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单看威县的宋军处。七拼八凑,搜刮完整个县城附近十里方圆的车马,董巧晟总算是弄到了一批不少的马车、骡车。

  陈安、章甫阳两部虽然没能全体换成车载,但是靠着马车的运送,两部的先头部队却抢在黎明前进入到了交口、方山两县城下。随军的一批宋王护卫,悄悄抹上了城头,轻松地结果了警备松懈的两县城头兵,放下吊桥,打开了城门。

  在太阳全部跃出云层的时候,宋军在东城郡里的地盘已经从两县扩增到四县了。

  留在威县的宋军,主力部队都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夜。跟随董巧晟出城打围子的部队都是分队。毕竟只是征用车马,在宋军大势在握的情况下,那些士绅豪强还是很知趣的。

  等到祝彪带张鹤、吴伯牛两营的主力军整装待发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到了午时。再看这时的董巧晟,满眼的血丝,一脸的憔悴,只有脸上的精神是旺盛的。

  今日祝彪带着最后的主力离去,威县这里的一切就交给董巧晟了。

  两天一夜没合眼,董巧晟站在城门上却精神峻硕。**的疲惫是要被精神克服的,董巧晟同志这两天一夜的表现就扎扎实实的证明了一点——红朝的精神胜利是值得肯定的。

  大军出沠山入东城,意义何等重大,董巧晟一清二楚。他还清楚,未来的自己不管是在宋王麾下,还是在唐王帐下,自身的优秀才是确定自己地位的一根标杆,打铁还需自身硬。

  而此次随军担任主簿,料理大军一切军需杂务,就是自己表现自我能力的最好舞台。他需要在这个舞台上爆发自己的光彩。

  之前的两天一夜只是一个开始,现在的威县才是重点。

  正是有着这个原因激励。‘奋斗’了两天一夜的董巧晟,一丁点疲惫的感觉都没有。

  城池的南方大道上。那大批量运载着士卒军需的车马,就是他努力奋斗的成果,就是他证明自己能力的表现。

  骑在一匹黑色的骏马上,祝彪心中默默估算着速度。董巧晟的任务完成的很不错,眼下的行军速度绝对在预算标准线以上。

  没什么好说的,此此攻伐东城之役,董巧晟或许没亲手杀过一人,射过一箭。但只看他在威县这里的功劳,如果此役真能成事,他功勋大甚。

  这就好比刘邦手下的萧何,他为何能论功第一,尚在韩信、张良之上?后勤,后勤!

  古代打仗,除非是流寇。否则军队对后勤的依赖,那也是要命的。

  “祝帅,据我军细作密报,东城郡城内现今还有两万兵马,实力依旧不是我军可窥视啊。

  杨复兵马已经压到了兴和县边界,虽然李长军用鲍康来的命暂时挟制住了他。但现在我军一出,杨复必然会舍小取大,有所决断,如此李长军拖延之计就不顶用啦。

  蓝梅山、射虎谷方向,姚方琼、庞子恭各率的三千兵马也压在桃水渡口。旦夕就可渡过桃水压入兴和县境……”

  刘卓是宋王的亲信,此来东城。战事、战役,自由祝彪本人决断,可是信报和细作脉络,却是掌控着他手中的。

  郡城就是今早便得了信报,最快也需要三两时辰的‘千里加急’,才能送信到杨复军前。待到杨复‘当机立断’的率军转回,就是明天下午甚至是晚上的事了。而杨复如果不当机立断,需要考虑他就是后天的事情了。

  眼下,局势就是祝彪以两万余人之军,面对郡城内的两万军。

  “你说……他们会不会出来?”

  祝彪眼神放空,口中没给刘卓‘安心’,却突然问出一个刘卓根本没想过的事情。

  “他们会不会出来?”

  刘卓整个人呆愣了好一会。虽然宋军‘攻势如潮’,却在东城郡根本就是‘无根之萍’,刘卓只感觉主力军进攻郡城不会有好结果,兴和县李长军那里也是死路一条,的行军速度绝对在预算标准线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